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月末04-05:文化·民俗
2016年09月27日

嘉定年俗婚俗 记忆中的浓浓乡愁

阅读量:5197    本文字数:3688

9月22日,一场中式传统婚典的祭拜仪式,在嘉定孔庙上演。雄伟的大成殿外,丝竹礼乐不绝于耳,身着汉服的新郎新娘交换婚书,祭拜祖宗,行教子礼、授雁礼,新人三拜……一整套传统中式婚礼流程的演绎,让现场市民回味无穷。

嘉定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6000多年前,东海的波涛在这里冲刷出一条冈身,后又逐渐形成了一片丰腴的水乡之地,便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繁衍。这片土地,凝聚了祖祖辈辈人生百味,缭绕着世世代代浓浓乡音的文化积淀。这片土地,也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回门

行盘

迎亲

铺床

开马桶

 

办年货

 

称人

 

照田蚕

 

 

掸檐尘

 

 

年节时俗  民风民俗细细数

嘉定民风民俗,系统的记载始自明代。《练川图记》中有元旦至除夕的完整记载。

元旦  古时的元旦,就是如今的春节。年初一第一件事是拜谒祠堂,先拜天地,再对着祖先遗像或牌位神主上香致敬。然后给直系的尊长拜年。早点是“小圆团”,放一些红糖白糖,不分大人小孩,每人都吃。这大概是嘉定独特的风俗,其寓意是预祝全家平安康乐。年初二初三,亲邻朋友之间交拜贺年。在过去,平辈之间只是口称恭喜,打躬作揖。晚辈对尊长,则是要跪拜的。到了民国时期,已经废除跪拜礼,而在春节期间,大家高兴,保留着一份古代礼仪,而且在这三天之内,“家无贵贱,门垂帘箔”,不关大门。

正月初七  “人日”,嘉定方言谓“人生日”,有给小孩称体重的习惯。

正月十三  古代有爆孛蒌的习俗。所谓“孛蒌”,就是炒米花,糯米放在铁锅中炒,预示新年发财吉利。炒米花现代已经变成爆米花,而且大多提前到年前加工。

正月十五 上元节,是比较盛大的传统节日。古时“采柏叶结棚门外,放灯甚盛。”灯有纸、绢、琉璃、麦杆、竹丝等材料,绘有人物故事及花果禽鱼之状。还有一种走马灯,点上两支蜡烛,既发光同时利用热气驱动人马旋转。猜灯谜,也是自明代到近代一直有的娱乐活动。入夜则会饮,吃油锤、粉圆。农家在田边点燃火炬,叫做“照田蚕”,以驱除虫害,近代则演变为在屋角立一高竿,可以照到所种的农田,称为“照田灯”。也有点了稻柴裹着镬锈的火把在田中挥舞的,叫做“挥田财”。

正月十五  还有吃“贺年羹”的习惯,将春节期间剩下的糕点菜肴,做成一锅大杂烩,宾主分享。这个习俗,据说源自明代唐时升。唐时升桃李满天下,正月十五门生都来拜年,家里很穷,在新年无物招待,师母急中生智,将过年剩下的饭菜一锅煮了端出来。学生们吃了都说别有风味,叩问何名?唐时升曰:此名贺年羹也。从此成为风尚,流传下来。

清明 嘉定风俗必须在清明之前扫墓。清明之后的一日,叫做“浪荡日”,不能扫墓。如果因故不能在清明扫墓祭奠,则必须过了“浪荡日”才能扫墓。

五月初五  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口挂菖蒲艾叶,吃粽子,饮雄黄酒。画符贴门上与水缸壁角阴湿处,符用红纸或黄裱纸,上写“五月五日天中节,蛇虫百蚁全消灭”。与此相应,还用苍术、柏枝、艾叶等芳香植物熏除室内秽气,作为防疫卫生措施。小儿穿虎头鞋,眉心点雄黄痣,谓可辟邪消灾。女儿家用彩丝缠小粽等玩物,挂于床头或胸间,以作装饰。近年则这类食品饰物,都变成节令商品。在大集镇往往还有龙舟之戏。

立夏  旧日农家乞乡邻新麦为百家饭,谓吃了不疰夏。咸鸭蛋与枇杷为节令食品。

七月初七  “巧日”,俗传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这时家庭中多制油煎面食叫“考”,做法略似北方的馓子。由于在巧日制作,也叫“巧果”。晚上“陈瓜果于庭为乞巧会”的都是妇女。

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俗传为“鬼节”,要祭祀祖先,有条件者兼祭无主野鬼。

八月初一  取露和墨点小儿额间,水祛百病,名曰“天灸”,近代已不多见。

八月十五  中秋节,合家团聚,吃月饼。富家晚上还有“烧香斗”仪式。

九月九日 重阳节,登高赏菊,吃重阳糕。嘉定地势平坦,明清时期登高之处为应奎山和秋霞圃北山两处。登高必赋,文人们留下了一批诗词佳作。重阳糕是节令食品,旧日商家为了招揽生意,特制彩色小旗插在糕上,沿街兜售,装点了节日风景。

冬至 一个很受重视的节气,如同春节,乡人称“过小年”。在古代,冬至之前数日已经热闹开了,“亲邻以糕果食物馈遗互相饮宴,是日门垂帘箔,往来交贺,一如元旦,翌日乃已”。近代,主要是祭祖,或者在家中举行比较隆重的祭典,或者上坟,一如清明日。

十二月 腊月,一年农事已毕,农家“舂一岁米藏之,名曰冬舂”。腊月初八,在粥中加入绿豆赤豆及腌肉菜干等杂煮,称为“腊八粥”。进入腊月,已逐渐有过年的景象,市上开始供应年货,下旬则一派年景,置办年货,筹备过年食品,其中重要的项目是自制年糕。嘉定的年糕都是松糕,视家之贫富,有荤素各式,一般多请糕师傅到家中来做,作过年节食和赠送亲邻的礼品。

十二月二十三日  官绅之家送灶日,平民百姓二十四日送灶,即谚语所谓“官廿三人廿四”。但是近百年来早已打破这个界限,家家户户都是廿三日送灶。

十二月二十五日  左右 家中要举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称为“掸檐尘”,除了把整个住宅上下打扫之外,还把家具杂物全部清洗擦拭,干干净净过新年。腊月廿五日,还有举家吃赤豆饭的,说是可辟瘟,来年不生病。

除夕 合家团聚的日子。出门在外的人总是设法赶在除夕回到家团聚。入夜除了合家聚饮守岁酒,还有放爆竹贴春联接灶等活动。

婚俗  婚嫁喜事礼数全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旧时的婚礼十分注重传统,繁复的六礼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迎亲,一丝不苟。而传统婚礼中种种的繁文缛节,皆是民间奉行的传统习俗。

行盘  结婚前数日,由男方向女方赠送猪肉、羊肉、青鱼、鹅、鸡、定胜糕、粽子等。民国年间有“七腌八鲜九乌青”之说,即七斤重的腌猪腿一只、八斤重的鲜猪腿一只、九斤以上的大乌青鱼一条。运送工具为托盘、礼篮和“直罗琴”(一种木制的大型盛器),由两个人用杠子抬。一般人家用木制盘器挑,故又称挑盘。

落桌上场 结婚前一天称上场。男女双方家庭为宴请来宾,要做大量准备工作,称做落桌。主要是张灯结彩,悬挂堂彩,杀猪宰羊,架茶炉子,借桌椅凳,搭木圆堂(一种临时的活动板房,用来摆设酒席)。

搬嫁妆  上场这天,由男方组织人力前往女方搬嫁妆。旧时搬嫁妆都用杠棒抬。路远者用船运。女方将嫁妆陈列于客厅,待女方兄弟动手向外搬动脚盆马桶,即子孙桶后,男方才可动手搬妆。子孙桶列第一档,由两男童抬杠开路,随后为被褥、生活用品、箱层、衣橱等。到男方后,先置客厅陈列,再转新房。

迎亲  由男方组织迎亲仪仗,主要是花轿和丝竹乐队。乐队在前,随后新郎、子孙包(一棵万年青,根部用一块新布包裹着,上贴红纸,取意子孙兴旺,由一男童抱送)、花轿、女方护送人员,男方接亲人员次第行进。

队伍行至男方场头,放鞭炮高升,着旺盆隆重迎接。旺盆为青竹、豆箕、稻草搭成,燃时不断发出“噼噼啪啪”之声,取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之意。

新郎母亲在场头专程迎接子孙包,护送至新房。花轿落定,仪颂娘搀扶新人出轿,走红地毯(一般人家以麻袋铺成,寓意代代相传),进入正客厅。而新郎还需再次来到场头,专迎“舅爷”(新娘的哥哥或弟弟),引入正客厅就座。

见面礼  宴席之前,男方父母、至亲要接受新人见面仪式。由司仪、仪颂娘主持,铺红地毯,新人向男方亲人长辈依次行跪拜礼、叫人。父母、长辈此时备有红包送给新娘,谓见礼钿。新人以“系身”、毛巾包三鲜果(甘蔗、桔子、花生、糖果)回赠。

喜酒  男方喜席设在晚上。客堂悬挂堂彩,汽灯通明,置八仙桌五桌(梅花桌),正北两桌为主桌,右桌由新郎陪同舅爷,左桌由陪娘陪同新娘,其余三桌均为本家长辈和至亲。这天,“舅爷”为贵。男方以贵宾之礼相待,俗称“尊阿舅”。厨子、茶担务必用心伺候。席间要上三次热面汤(毛巾),供舅爷、新娘、新郎使用。舅爷在用过第一道面汤时,需奉送红包给茶担、厨师以示身份和礼尚。

做亲  做亲是结婚核心礼仪,拜过堂、做过亲即为夫妻。做亲仪式在正客厅进行,中置并排两张八仙桌,挂金童玉女喜字图,供各式糕点水果,前置大红花烛一对,由司仪主持,新人头顶红布,在仪颂娘搀扶下,行大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毕,由童男、童女擎花烛引新人双双围桌转三圈,向列祖列宗、全体来宾展示风采。后进入洞房,谓移花烛。

铺床  新人进入洞房之前,还要举行铺床仪式。由全福人(夫妻双全、父母健在、有子有女的长辈夫妻)为新人铺床。通常由男方父母为之。若父母不全,则由本家长辈或近亲代劳。

吃和气圆  新人入洞房双双在新床上坐定,由男方母亲或仪颂娘伺候新郎新娘吃“和气圆”。和气圆,即由厨房专做的糯米小圆子,加上红糖,讨好口彩为甜甜蜜蜜、和和气气、圆圆满满。

开马桶  找长相好、机灵、健康男童一名,往新娘嫁来的子孙桶里撒一泡尿。这个仪式当众进行。因第一次使用,故称开马桶。

吵新房  结婚时,有“三天无大小”之说。新人进了洞房,亲朋好友都要来看热闹,俗称“吵新房”,此时吵新房的人若有过分之语言和举动,新人不得动气。如有人提出要新娘为之点烟的,新人双双合吃喜糖的,甚至要求双方亲亲的,凡此种种,都表示喜庆、热闹。

回门  正日第二天,女方家长派新娘的哥哥或弟弟来到男方家中,传递父母问候,邀请新郎新娘回门。新人双双回门,需备有礼品若干。新娘父母则备有酒席款待姑爷、女儿,俗称回门酒。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