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6年1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05:新闻聚焦
2016年11月29日

十年睦邻:重建熟人社会

阅读量:3699    本文字数:3087

2007年,嘉定镇街道银杏社区一对空巢老人找到居委会,主动提出在自己家中设点开展邻里活动,由此催生出嘉定源自草根的社会治理载体——睦邻点。如今,嘉定已有1497个睦邻点,覆盖全区12个街镇216个社区居委会。

 

10年来,在城市化进程、外来人口涌入、离土农民进城的大背景下,睦邻点在重构熟人社会、加强社区自治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记者 陆晓峰 刘静娴 赵一苇/文 记者 冉涛/摄

1、嘉定每年举办睦邻节活动。

2、居民们在嘉定镇街道睦邻中心活动。

3、嘉定镇街道丽景社区“骑乐无穷”睦邻点的成员们在骑行。

 

睦邻点遍地开花

每周日一早,嘉定镇街道丽景社区十多位退休老人就会在小区门口集合,骑上自行车浩浩荡荡出发。这是“骑乐无穷”睦邻点多年来坚持的“保留节目”。

这个以骑行为名组建的睦邻点,成立于2007年6月,是嘉定最早的邻里活动组织之一。同样在这一年,嘉定镇街道银杏社区一对空巢老人找到居委会,主动提出在家中设点开展邻里活动,催生出嘉定源自草根的社会治理载体——睦邻点。

“骑乐无穷”睦邻点如今的负责人是李振元,退休后才搬来丽景社区与小辈同住的他,“每天带带小孩买买菜,几乎不和社区里的人接触。”80岁的朱文德是“骑乐无穷”睦邻点发起人之一,用他的话说,“组建这个睦邻点,就是为了排遣孤独,强身健体。”

城市化进程之下,一个又一个“熟人社会”被瓦解,并重构成一个个“陌生人社会”。区社建办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嘉定的城市居民区人口为50万,如今已猛增至百万。短短几年间,嘉定的人口结构、城乡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区社建办社会建设科科长徐晓菁看来,小区居民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速成型社区打破了原来以血缘、亲缘为纽带的社区格局;其二,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使得人与人之间愈发疏离。”

自首个睦邻点于2007年成立以来,如今发展到覆盖全区216个社区居委会的1497个,睦邻点蓬勃发展的10年正是嘉定加速城市化的10年。这种轨迹上的吻合绝非偶然。可以说,由居民自觉发起的睦邻点,是大家重建“熟人社会”的一种尝试。

正是觉察到民意所在,在嘉定镇街道试点卓有成效的基础上,嘉定于2009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睦邻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安亭镇“幸福乐+”、江桥镇“阿拉一家人”、徐行镇“客堂汇”、外冈镇“老大人”、嘉定工业区“同心园”等各具特色的睦邻品牌纷纷建立。

在持续推动睦邻发展进程中,嘉定始终坚持“到位不越位”的原则。如在财力支持方面,区、镇两级给予每个睦邻点每年数百元的补贴,对承接项目的睦邻团队还会给予额外补助。“投了小钱,办了大事。”徐晓菁说,“睦邻点在丰富居民生活、加强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联动更加频繁,区社建办在全区范围内征集社区公共议题,并请来相关人士开办沙龙,通过“嘉定睦邻”微信公众号发布沙龙信息,邀请大家参与。如11月27日在菊园新区嘉宁坊举办的以“共享与生活空间改造”为主题的沙龙,就是菊园新区嘉富社区和嘉定工业区越华社区共同发起的议题。徐晓菁表示:“我们希望将松散、单一的睦邻点有机串联起来,让资源整合和经验互通更加普惠遍及,推动嘉定睦邻的有序发展。”

 

社区自治新载体

“窨井盖上居然有彩绘花!”让来沪人员小钱没想到的是,安亭镇红梅小区虽是个老小区,但环境格外别致,当即就决定在这里租房。

小钱所不知的是,这都得益于红梅社区的“红梅帮帮团”——由一群退休阿姨自发组建的睦邻点。看到小区随处可见的宠物粪便、随意丢弃的垃圾、陈旧的健身器材以及胡乱停放的车辆,她们主动向居委会倡议,实施停车位规划、街心花园改造、井盖涂鸦等项目,让老旧小区焕发新颜。

在嘉定,像“红梅帮帮团”这样的睦邻组织越来越多。居民在睦邻点自娱自乐之外,也积极投身到社区治理中。

嘉定新城(马陆镇)好世皇马苑小区今年新添了数个“生态角”,给居民们提供了欣赏花草的新去处。建设“生态角”的费用并非“官方拨款”,而是来自于居民众筹的“互助基金”。设立基金的创意来自“皇马骑游队”睦邻点负责人丁炳泉。起初,丁炳泉担心骑游队成员的安全问题,便建议大家凑点钱建立互助基金,万一有人受伤可以应急。没想到,这个提议得到不少小区居民的响应。如今,“互助基金”受益范围扩大至整个社区,并建立了专人专管、互相监督、用途决策等制度。在南翔镇德园社区“众议荟”睦邻点,同样是通过众筹,为80多户居民安装了电梯,解决了老年居民上下楼的难题。

在嘉定,居民层面有“睦邻点”,社区层面有“睦邻沙龙”,街镇层面有“睦邻会所”,架构清晰。借助“睦邻沙龙”这一平台,嘉定镇街道桃园社区各个睦邻点的负责人召开议事会,商讨制定了《文明养宠物倡议书》。此后,所有睦邻点成员每天清晨手持钳子和塑料桶,清理小区里宠物留下的粪便,并对饲养人进行劝阻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在注重培植睦邻点内生动力的同时,嘉定睦邻工作还引导企业、机构、辖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发挥其人力、文化、技术的资源优势,实现社会资源多元共享。

在嘉定工业区福海路商业街,以往商铺违法搭建、占道经营的现象屡禁不绝,如今已几乎不见。“这都要归功于社区成立的‘彩虹联盟’!”凤池社区居民陈晓瑜说道。她口中的“彩虹联盟”,就是凤池社区睦邻组织“彩虹志愿者联盟商会暨责任区自律联盟”。

联盟将沿街商铺纳入社团化管理,让他们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架起了社区和店家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商铺配合社区做好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另一方面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邀请商铺老板和员工共同参加。通过联盟举办的每月一次商铺沙龙活动,社区了解每位商铺内从业人员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难题,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例如,对于外来从业人员,社区帮忙寻找出租房源并协助其办理居住证;对于以店为家的店主,社区为其建立居民信息册,保障其能享受社区居民应有的权利。

 

从“陌邻”到“睦邻”

钢筋水泥筑起的高楼间,邻里之间的物理距离更近,却远不如往昔般热络。源于草根的睦邻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们对冷漠社会的一种对抗。

嘉定镇街道梅园社区30号楼组内,30户居民组成了“谊邻之家”睦邻点,阿姨爷叔们经常聚在一起读书看报,夏夜里大家相约搬个板凳聚在楼下“乘风凉”、话家常,做了好吃的不忘顺手盛上一份与大家分享。

成立于2015年4月的嘉定新城(马陆镇)白银社区的“民星爱厨房”睦邻点,将一群热爱厨艺的居民聚在一起,通过每周一次的活动,大家很快熟络起来。“火候最关键,控制不好会影响色泽和口感。”家住1199弄5号的赵阿姨是“买汰烧”好手,精通各式菜肴,她站上百姓厨艺课堂的讲台,为大家讲解拿手菜盐焗鸡。香喷喷的盐焗鸡出炉之后,来听课的蔡阿姨赞不绝口:“今天又从邻居这里学习了一道菜,长知识啦。”

“民星爱厨房”睦邻点用美食串起居民的“趣缘”。“入住小区2年多,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从‘陌邻’到‘睦邻’的转变。”谈及参与睦邻活动的感受,许阿姨说,“我们还建立了微信群,讨论美食做法、养生知识,把友谊延续到睦邻活动之外。”崇信居委会负责人沈月发现,有的睦邻点成员还会介绍非本社区的朋友过来一起活动,“大家志同道合,我们十分欢迎。”

相邻的地理环境和相近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居民间的情谊,并渐渐发展为邻里间的守望相助。一些孤寡老人生活起居无人照顾,梅园社区“谊邻之家”睦邻点的成员之间结成对子互帮互助;白银社区“民星爱厨房”的厨友们精心准备拿手好菜,邀请社区里的老人们一同过重阳节;李园二村“你我同行”睦邻点的成员们,帮助一批视力、智力、肢体有不同程度残疾的人员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盲人张兰英在“你我同行”睦邻点志愿者的引导下,走进了南翔古猗园,她说:“如果没有睦邻点,我很难有机会接触大自然。”多年来,“你我同行”睦邻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加入,温暖了一大批社区残疾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