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月末04-05:文化·水
2016年11月29日

河之珠,水之韵——寻访嘉定的河流

阅读量:10783    本文字数:5672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发展的依托。嘉定为江南水乡,千百年来,嘉定曾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丰沛的水资源供给,成为四方辐辏之地。嘉定境内有大小河道四千三百余条,干河纵横,支流密布,干支相连,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水为嘉定人提供了饮用、灌溉、养殖和舟楫的便利,成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故嘉定农家大都傍水而居,宅前宅后还常有大小池塘。

 

中国古老的《尚书》中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之语,依唐代史学家陆德明解释,所谓“三江”,即指松江、娄江、东江。松江即今天的吴淞江,古称松江;娄江即为今天的浏河,古称娄江,又称刘河,而东江早已淤没。

时光飞逝,沧海桑田,曾几何时先民们引以为豪的优势资源,如今却成为木桶效应中的那块短板,影响了嘉定的生态环境,不能不发人深省。近年来,政府探索解决水资源和水环境等问题,研究嘉定历史上“何以因水而兴,何以因水而困”,为我们今天修复水系和水生态系统,营造“水清、岸绿、流畅、景美、宜居”的河道水环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科学依据。“生态治水”由此正式取代“工程治水”,成为了如今嘉定生态建设的主题。

 

说旧史,话治水

中国历代官府和民间都十分重视水利建设事业,从某个角度讲,嘉定的一部农耕史,就是一部治水史。嘉定兴修水利集中于吴凇江、浏河、练祁塘、横沥河等主要干河,尤其是吴凇江和浏河的治理,更为突出。据史料记载,元、明、清三代,嘉定治理、疏浚吴淞江及浏河均达一百七十余次,不仅工程量大,且频繁,平均每四年就要疏浚一次。

先贤治水接力赛

嘉定的先贤,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和治水的理论探讨。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对此有杰出的贡献,他在寓居安亭期间,目睹太湖水患对江南一带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归有光把调查的重点放在吴淞江的研究上,他或乘小舟,或步行,沿吴淞江岸进行细致的考察调查,不耻下问,甚至向百岁老人询问实况。他还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编著了《三吴水利录》一书,这是一部重要的治水著作,《四库全书提要》对此书有很高的评价:“有光居安亭,正在松江之上,故所论形势脉络最为明晰。”归有光认为,治理太湖水患,重点在治理吴淞江,这是根治太湖水患的最重要途径。归有光的治水思想,对后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海瑞、林则徐等在治水时,都曾研究和参考过归有光的《三吴水利录》,对他们有过启示作用。

林则徐在任江苏按察使及江苏巡抚期间曾两次到过嘉定,均与治水有关。道光三年(1823)秋末,嘉定连遭台风暴雨的侵袭,水灾严重。林则徐任江苏按察使,赶到嘉定指挥救灾,大水刚退去,他便下令立即疏浚浏河,规定把浏河开成面广三丈,河深七尺五寸的河道。由于这年稻粮欠收,林则徐规定可以以工代赈,减轻农民负担。由于工程进展较快,排尽了积水,嘉定农民才得以及时种上小麦,保证了来年的收成。嘉定人都非常感谢林则徐,大家都尊称他为“林青天”。

浏河是一条潮水河,由于潮汐的原因,常常发生海水倒灌。为了把浏河改造成有利于农田灌溉的清水河,林则徐在浏河出海口筑坝,又重修水闸,用来挡住海水的倒灌。他还在闸座一侧刻了一座寿星,以验河水消长,作为启闭之准。经过精心施工疏浚,一条碧波荡漾的清水河道终于开成了,沿浏河一带的百姓无不称颂林则徐的功迹。

在治水过程中,嘉定的地方官也涌现出一些对治水有重要贡献的代表,有的事迹较为感人,嘉定人民感恩戴德,为他们树碑立传。如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知县吴道长治理吴淞江等河道,亲自到治水工地,工程进展迅速,治水工程仅一个月就告竣工。嘉定四先生之一娄坚受嘉定士民的委托,撰写了《嘉定县吴淞所新建吴侯通渠记》碑。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方十七岁的进士钱默任嘉定知县,人称“神童知县”,他刚上任,就“问疾苦,竟首议河”,随即着手筹备疏竣境内的盐铁塘、顾浦、吴塘、练祁河、城河等河道。开工后,钱默紧紧地盯着工地,治水工程又快又好,八十六天就告竣工。抗清志士侯峒曾亲自为他撰写《钱侯治河刻石记》的碑文,高度评价钱默的治水为“盖百十年童颜儿齿之叟未或见也。”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知县姚学甲上任之初,目睹西清镜塘“潮水沙土之停滞,居民瓦砾之填积,其流渐断”,而过去“民之诉于官者屡也,而不见理。”他决定疏浚清镜塘,因工程量不大,没有动用百姓的劳力。学者王鸣盛撰写了《嘉定姚侯浚西清镜塘记》的碑文,称姚学甲深得民心,“今侯每过塘上,小民妇子顶拜祝,虽欲止之而不得。”

独创夫束制度

嘉定治水的工程量大,为了有效地组织治水,嘉定地方独创了“夫束制度”,这个制度滥觞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夫束”意为应服劳役的壮丁,明代嘉定就有“塘长”“塘夫”的称谓,即为河工,这是夫束制度的滥觞。“夫束”是个特定称谓,其中的“夫”为壮丁,“束”即约束,即是壮丁应按规定服劳役的意思。到清代初期夫束制度渐趋成熟,前后执行了三百余年。

为了确保治水的人力物力准确到位,据清康熙《嘉定县志·水利》的《条约》中,规定了束夫的详细条例和办法,按规定当时全县每个区域都由政府编制一本名册,硬性规定每五十亩田地出一夫,并都记载在名册上;水利工程开工后,按照名册塘夫必须全部到位,不得隐藏遗漏,违者捉拿处死;工程期间,塘长率领塘夫参加劳动,起居在河旁,直至工程完工才可以回家;塘夫懒惰或出差错,塘长都要负连带责任。县衙派出官吏分地段进行管理,沿河每百丈距离安排公正(乡绅)或生员一人协助管理,姓名记在工簿上;每沿河十丈距离竖一面小旗,每百丈距离竖一面大旗,上书公正、生员、塘长的姓名,以便查考工程的绩效。完工后,县衙对生员等人根据成绩给予晋升或者奖励。

夫束包括编夫和编折两种形式。编夫,即按照田地出人工,壮丁直接参加治水,政府不发工钱,类似义务公益劳动。编折是按照夫束应出人工数征收治河款项,夫束可以不直接参加劳动,雇民工兴修水利,发给其工钱。清前期和中期,嘉定治河采用编夫或编折两种形式。在清末,编夫逐渐被编折取代,最终衍变为田赋征收制度。夫束制度在水利工程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由于有了夫束制度,实施水利工程,就得到了有效的组织保证。

张崇傃在《水利论》中指出,治理吴淞江时“嘉定夫束五千二百有奇,每夫十五方计,千夫可浚十里,官就近派拨,父子合作,邻比相呼,工役不离本乡,虽劳不怨。”

 

流经嘉定的大河

盐铁河

汉初,嘉定是汉高祖刘邦侄子刘濞的封地。吴王濞的势力范围有今苏浙一带三郡53县,嘉定属于吴国娄县(县治在今江苏昆山)。

吴国地处东海之滨,非常富庶。“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今湖州)之铜,三江五湖之利。”吴王濞的称霸,跟吴国的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苏浙沿海一带的煮盐业,是吴国经济的重要来源。煮盐业吸引四处流民纷至沓来。冶铁业早在战国时就有了重大发展,《山海经》记载当时产铁矿石的山有3609座,至汉代冶铁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吴王濞为了充分发挥娄县一带的水陆交通,运送盐铁,即在现在的嘉定冈身带上,开凿了一条与冈身平行的盐铁塘,俗称盐铁河。嘉庆《方泰志》记载:“盐铁塘,旧传吴王濞凿,以运盐铁。南通吴淞江,北通扬子江。”《太湖水利志》的记载更为详实:“唐代太和元年至九年疏浚的盐铁塘,北受长江水,起自江苏省沙洲县杨舍镇,经鹿苑,西旸入常熟县的福山、赵市、梅里、支塘,进入太仓县的直塘、城厢镇,往南流经嘉定县的葛隆、外冈、方泰,在黄渡镇会合吴淞江,全长95公里。”

盐铁河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疏浚,为沿河两岸人民的灌溉、饮用和交通运输作出了巨大贡献。《光绪嘉定志》载有清代赵拯的一首《盐铁风帆诗》,生动地记录了盐铁河繁荣兴旺的景象:“三吴水利首三江,大海奔腾向此降。盐铁论开思汉诏,灌输泽远被疁村。潮回曲似河流九,樯转经于鸟翮双。更喜沿村鸡犬静,夜深月上挂蓬窗。”钱大昕《练川竹枝词》描述了盐铁河上运输棉花的情景:“依依墟里散炊烟,短短笆篱带晚川。黄叶西风盐铁路,布帆一半贩花船。”

吴淞江

吴淞江是嘉定与青浦之间的界河,原出自太湖瓜泾口,流经吴江、吴县、昆山、青浦、松江、嘉定,至上海市区外白渡桥,与黄浦江汇合流入东海,全长125公里。

吴淞江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尚书·禹贡》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之语。关于“三江”,比较一致的说法认为是松江、娄江、东江。松江又称淞江、吴淞江和吴松江,也有记载为松陵江、笠泽江、青龙江、沪渎江的。清道光后的“苏州河”,是下游上海段的名称。

关于吴淞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东则松江出焉,上承太湖,更经笠泽,在吴南松江左右也。”唐代名家诗文中也有不少提到淞江,如张志和《渔父词》、陆龟蒙《松江蟹舍赋》,韦应物诗中有“松江献白鳞”,白居易诗:“水鲙松江鳞”,这些诗文指的松江大多在吴江县。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对吴淞江也进行了考证。古代另有一些史籍中称“淞江”的,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今观淞江正流,下吴江县,过甫里,经华亭,入青龙镇,海商之凑集也。”范仲淹《上宰相书》“唯淞江通海,漫流始下。”又如晋干宝《搜神记》中载,曹操顾从人曰,“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者,吴淞江鲈鱼为脍。”杜甫《戏题王宰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关于“淞”与“松”的变化,据明清志书说法,如弘治《上海志》,在“松江”条注释:“一名‘吴淞’,因水患,去水从‘松’。”

古代吴淞江河面十分宽阔,“吴淞江宋以前犹阔二十里,三代前益阔可知。”1978年在吴淞江嘉定段,离江北1300多米的嘉定封浜,出土一艘宋代的平底船,船内遗存许多宋代砖瓦,部分生活用具和动物骨骼。经专家们考证从木船出土的流沙层与今吴淞江相接,显示属同一河床。宋代水利家郏亶、郏侨所言“深广可敌千浦”,可见当时的江面之宽阔。

浏河

浏河古称娄江,因上游流经苏州娄门而得名。瞿中溶据《汉书·娄敬传》记载:“娄就是刘。可以证明乡音实在是古音。”光绪《嘉定县志》称,刘河仅是娄江的尾部。元至元十九年(1282)张瑄创海运,选中刘家港为出海起点。当时的刘家港,亦称姚刘沙,仅是姚刘两家的一条宅河,长不过数里,宽只有几丈。张瑄征集了数万民工,历时两月,将浅阻之处挖深拓宽,使刘河彻底与娄江相通。

娄江西接太湖,从吴县的鲇鱼口,流经苏州娄门,入昆山、嘉定,流至太仓环城而南,再折向东流入海,全长53公里。

“古娄江唐代以后已经湮废”,后又经历代疏浚多达数十次。宋至和二年(1055)沿娄江筑昆山塘,到清代,娄江简称刘河。1949年之后,习惯用浏河。

元朝末年农民战争烽起,元至正十二年(1353)张士诚割据吴地,曾对娄江疏浚。林则徐曾先后两次疏浚娄江,道光三年(1823)大水成灾,时任按察使的林则徐,用以工代赈的方法组织疏浚,排尽积水,农民得以种麦。道光十四年(1834)疏浚时,同时疏浚了老浏河。同治五年(1866)代理总督李鸿章疏浚浏河,“长七千余丈,面宽十二丈,底宽半之,深一丈。”解放后也曾两次疏浚,1958年在浏河南侧建19孔节制闸一座,1975年对河道拓宽加深,并在两岸种植水杉。“鸂鶒鳷鶄任往还,野田雨过泻潺潺。”浏河变得越来越美。

浏河更值得纪念的,还是明永乐三年(1405),郑和受明成祖朱棣派遣下西洋,出发点就选在浏河港(当时称刘家港)。巨大的海船,庞大的船队,旌旗猎猎,鼓乐齐鸣,其场面振奋人心。与郑和一起下西洋的庞大舟师中,不少人员是郑和在浏河两岸就地招募的,其中不乏嘉定人,可惜史书失载。据《上海侨务志》记载: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当地盛某应募参加。盛某回国后,就在南京碧峰寺落发为僧,法名智渊,晚年回嘉定马陆,自筑观音堂居住。光绪《嘉定县志》也记载了盛某随郑和下西洋而得“异书”的事。

练祁河

练祁河,宋时称练圻,又称练川、练渠、祁江,因“流水澄清如练”而得名。练祁河位于嘉定境内中部,西起自顾浦,纳入吴淞江水,向东贯穿吴塘,再东经盐铁河,流经外冈,穿过城中的横沥河,东流宝山罗店镇,再东合马路塘、月浦,从古老的采淘港入海,全长36公里,嘉定境内长20.6公里。

练祁河是嘉定的母亲河,历代诗人为她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宋代吴惟信的《泊舟练祁》,生动又形象,堪作代表:“片帆屡卷暂停船,东望微茫接巨川。几簇人家烟水外,数声渔唱夕阳边。雁知黍熟呼群下,鸥为晴沙傍母眠。银鲙丝莼今正美,且拼一醉曲江天。”邑人侯洁的《祈江春泛》,把练祁河上的春色写得十分优美:“江放新流绕曲订,扁舟重系短长亭。林含宿雨莺微重,人带轻寒酒暗醒。入夜月将遥寺见,隔江风送乱潮听。不知归路堪骑马,春恨从来怕踏春。”

横沥河

练祁、横沥,一横一纵,是嘉定境内大干河。横沥纵亘县城,南自吴淞江古道(今虬江)纳吴淞江水,汇合上槎浦,经南翔、马陆、嘉定城中汇龙潭、练祁河,向北过娄塘镇,并入浏河。

横沥河的来历,尚无确切的记载,据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横沥河可能是唐代的一条人工河,其理由大概有这样几个:我国的自然河流通常为东南走向,中国古代有“纵浦横沥”之说;横沥的河道比较直,人工修凿痕迹较强;横沥的马陆段有历史地名石冈门。嘉定地区还有彭门、巨门等,即是唐代的一种水利设施。“斗门”,它是设在河道上用以调节水流的。这种用斗门调节水流的水利设施,在唐代是先进的设施,它至少领先于外国500年。我国葛洲坝水闸就是利用古代“斗门”的原理。

明景泰五年(1454),开始有浚治横沥河的记载。继后又经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天启、崇祯等年代分段或全线疏浚11次。清顺治十八年(1661)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200多年间,又疏浚24次,民国期间疏浚4次。解放后,1950至1980年分段疏浚7次,1992年北段又因嘉定“引水工程”而拓浚,逐成现状。

蕰藻浜

古时候,该河道水草茂盛,嘉定称水草为蕰草,故有此名。蕰藻浜,位于区境南部,西起吴淞江,东至黄浦江,全长34.64公里,嘉定境内长17.94公里。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嘉定知县单迈主持疏浚蕰藻浜,使河道长达20余公里。清顺治八年(1651)至同治六年(1867),先后疏浚7次。解放后,蕰藻浜又经多次疏浚,成为横贯嘉定的一条干河。

太平军曾凭借蕰藻浜河道,抗击英法联军。“一·二八”抗战时期,蕰藻浜又是战略要地。淞沪抗战的指挥部设在南翔,日军企图占据蕰藻浜要隘,以切断吴淞与闸北的联系,对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实行分割包围,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战斗。“八·一三”中国军队面对日军的飞机、坦克,守卫蕰藻浜大桥,展开了三次白刃战,终于打退日军,这是“八·一三”战争中最大的一次反击战。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