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月末04-05:文化·古城墙
2016年12月27日

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古城墙

阅读量:5261    本文字数:2976

撰文:章丽椿 摄影:李华成 资料图片提供:徐征伟

 

中国历朝历代都曾大量建造城墙,其中以秦汉时期最为突出,我国著名的长城就是那时的孓遗。后来人们为了加强城墙的防御功能,还增加了内、外护城河,这种城墙与护城河的复合体,在古时被称之为“城池”。城内、外的联系主要通过陆路和水道,陆路经由城门架设桥梁。水道的出口处需穿过城壁,建立贯通城内外水的闸门。在冷兵器时代里,城墙是人们安全的依赖,在我国一直沿用到封建社会末期。

古代的城墙,用来防御敌兵,亦作为界限的划分。对于现代人来说,古城墙绝不仅是一堵墙,重视它,保护它,意味着延续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嘉定是以“教化”著称的江南古城,建县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作为嘉定县治标志的城墙,伴随着古城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如今虽只剩下了两段残垣断墙,但它的兴衰存亡仍然牵动着嘉定民众的心。

 

“十字加环”成格局

嘉定的城墙始筑于首任知县高衍孙上任后的第二年,即宋嘉定十二年(1219)。起初仅为土城,历经百年沧桑后,土城已渐溃败。

元至正十八年(1358)为战争防御需要,太尉张士诚遣派将官呂珍到嘉定,改用砖石修砌城墙,并加宽了外城河,嘉定城墙的周长增至1694丈,高1.5丈,基宽4丈,顶宽3丈。设有四个城门,分别是东门“宴海”,西门“合浦”,南门“澄江”,

北门“朝京”(后改为“观潮”);另设了东、西、南三水关。外城河距城墙5丈,河面宽13丈,底宽8丈,深1丈;内城河的河面宽2丈,底宽丈二,深半丈许,嘉定城也就成为“十字加环”的格局。

 

抵御倭寇,万、杨知县筑城有功

明朝,由于倭寇经常从海上入侵江南地区,为免除倭寇入侵、骚扰嘉定县城,明正德七年(1512),知县王应鹏重筑城墙。至明嘉靖十五年(1536),嘉定增设了北水关,并建楼三楹。因连接东西门的大街,位于练祁河北岸,因此建于练祁河的水关,也位于东、西城门的南面,而南北向的横沥位于南、北大街的东面,所以南、北水关也就建在城门的东面。由于东大街的东端和练祁河相距甚近,因而晏海门(东城门)和东水关相距仅二十多米,两者几乎相连。

嘉靖三十二年(1553)五月,倭寇再次攻城,破败的城墙已不堪御敌,知县万思谦带领全城官民击退倭寇后,决定于当年十月组织民工,乘敌来犯之隙,奋力筑成御倭。仅用五个月的时间,就在城上用砖块砌起了齿形小墙,名为“城碟。”整座城墙周长增加到2266.6丈,高2.5丈,基宽5丈,顶宽3丈,与以前的城墙相比,气势雄伟。次年,杨旦接任知县后,又筑城上小墙2369垛,并将所有小墙加高4尺,同时分筑观察台16座,守铺34间;四城门上各建楼一座,改澄江门为“宣文门”,合浦门为“济漕门”,观潮门为“振武门”;还加阔东、北的水关,修葺了南、西、北三门月城,并增建东门月城,采用垒石为堤,裹铁为门;重浚外城河,将外城河的周长延至2339丈,深达1丈。

在江南地区,象嘉定这样坚固宏伟的县城墙实属鲜见,时人称其可与“东南诸城称雄”。李白诗云:“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嘉定虽然无诗中的青山,但是城墙和城河却蔚为壮观。嗣后,倭寇数次进犯,均未能得逞,全城百姓对万、杨的筑城功绩均称颂不绝。

 

汇龙关、南水关的开闭

明万历十八年(1590),嘉定知县熊密在南水关东南方,位于唐家浜与南杨树浜之间,开辟新的水关,名为“汇龙关”,横沥河的水流可绕道经“汇龙关”排入城河。明万历三十年(1602)知县韩浚塞汇龙关,开南水关,让横沥河水快速排入外城河中,此举约延续了六十年。清初因浏河与吴淞江均淤塞,仅石家塘一水自北经县城直流而去,顺治十八年(1661)知县吕奇龄重开汇龙关,塞南水关,进行补救。后来经过对两河进行疏浚后,淞、浏水在练祁汇合,水势十分平稳,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县闻在上又恢复南水关,塞汇龙关,乌青学(风水学)以为如此可以趋吉避凶。嘉定位于浏河与吴淞江两大水系间,嘉定镇因受到水流潮汛的影响,故南面的两个水关开启不定。旧说:“浏河水盛应塞南水关,使不直流。而吴淞江水盛时,应塞汇龙关而开南水关,使不迂道。”道光二十六年(1846)知县丁国恩重开了汇龙关,并采用石栅,至咸丰三年(1853)知县冯翰去石填土,此后便一直使用南水关,汇龙关由此就废除了。数百年来南水关与汇龙关的开闭,由此也画上了一个句号。

由于古人笃信风水,明万历十八年(1590),知县熊密在辟汇龙关时,还建有钟楼一座,楼上置巨钟,认为“于方位为卯向,以屹立于龙关之口,于位为负阳而抱阴。”光绪六年(1880)地图标明汇龙关位于钟楼东,而民国元年至三年(1912-1914)汇龙关却标在钟楼之西,并有“朝阳”二字,也许为汇龙关的别名,该关的位置按现钟楼遗址来看,应在钟楼之西,但汇龙关随着城墙的拆除已经无处寻觅了。

 

拆城保城针锋相对

嘉定的城墙和内外城河,在明、清时期,官府均多次整修加固、疏浚。民国年间围绕嘉定的城墙问题,曾开展了一场争论,民国十五年(1926)7月,以黄守孚为首,联名请县署拆除嘉定城墙,理由有:城墙为封建制度的产物、筑城墙动耗巨款、城垣只能保护城内之民,而拆除城墙后能便利交通等等。同年十月,顾和澍等反对拆城,并呈请县署修葺城楼、月城。翌年8月25日,国民党嘉定县党部召集各公团代表会议,议决组织拆城委员会,推定拆城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并拟定了委员会条例。可三天后,即8月28日,城内嘉定银行、济平公典等在邑庙召开保城会议,推举向县党部请愿的代表和保城委员及候补委员,并函请城市公所召集市民讨论。一时间拆城和保城双方的争论针锋相对难分难解。

相持到民国十七年(1928)3月,县建设局为方便行人来往,拟先行改建南门外吊桥并拆除月城。同年5月,南门外吊桥改建竣工,6月拆除月城的提案经县政府行政会议通过,7月南门月城予以拆除。南门月城拆除后,《嘉定新声》于同年12月1日发表《一件惊人的统计》一文,谓“城门有了月城,每人走过一次,就要多走五十步……大家看,南门拆除了月城,行人来往何等便利。所以东、西、北的月城也希望快些拆除。”之后,县建设局亦计划将这三门的月城一并拆除。次年10月10日,省政府会议决定拆除月城,即令执行,东、北、西三门的月城遂于民国十九年(1930)5月先后拆除。

月城拆除后,人们进出城不再要绕道,除东门外大街位于城门的东北方向,其他各门的外大街均与城内的大街在同一轴线上,民国二十年(1931)对于被淫雨倾塌的东北城墙曾有修缮之举。随着“一·二八”和“八·一三”兵事的爆发,拆城和保城之间的争论也就不了了之。

 

城池遗迹留烙印

解放初,嘉定的城墙仍基本完整,风貌依旧。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由于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加之城墙已经失去防御意义,嘉定的城墙、城楼渐渐地被拆除,城砖用作建造人民大礼堂、嘉定第一中学、仓库等。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嘉定城墙、城楼已全部拆除。至今尚存的遗迹除了外城河,南、西水关外,还有西水关两侧以及南大街两侧的古城墙残断。至于博乐路到仓场路沿外城河内侧的弧线上(西段在紫藤公园内),至今仍布满了断断续续的土堆,这些土堆便是当年城墙遗迹,最高处近两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拆城墙后不久栽种的龙柏树,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印烙着岁月风雨。

2009年7月,在嘉定老城区泵闸改建工程施工时,发现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北水关遗址,位于嘉定古城嘉定镇护城河内侧、横沥河北端。考古队透露,该水关西半部分下部的石筑结构较完整,南北长14米,东西宽9.3米。水关西半部分发掘出土瓷片的器形、纹饰年代下限约在嘉靖年间,与文献记载吻合,是嘉定人民抗倭的重要见证。

西城墙现貌

西水关现貌

南水关现貌

1867年,嘉定西门城墙。

1940年代,嘉定县城南水关。

1951年,嘉定县城西北角城墙。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