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02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08:疁城故事
2017年02月28日

银行家、慈善家和收藏家张颂周

阅读量:8516    本文字数:4611

□ 林介宇

张颂周长子张碧寒(前排左一)与妻子朱惟聪及五个子女合影。张碧寒、朱惟聪夫妇及其长子张士超、儿媳金韵秋夫妇曾多次向嘉定博物馆捐赠文物,其中不乏精品。

 

 

张颂周(1888—1970),字文煜,嘉定人。早年肆业于南洋公学,曾任华北银行买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友华银行、华俄道胜银行、华大银行经理等职。1928年,任美商大通银行买办。又兼任嘉丰纺织整染股份有限公司监察人、嘉定商业储蓄银行董事等。作为一位成功的银行家,张颂周也热衷慈善事业,雅好丹青,其艺术品收藏颇丰,部分藏品后由其后人捐赠给嘉定博物馆。

成功的银行家

张颂周早年入上海的私塾学习。及长,入上海南洋公学。肄业后,先在华北银行学徒,又在华俄道胜银行为跑楼,通过不断拼搏奋进,在上海金融界崭露头角,并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

至民国八年(1919),张颂周已经是美国友华银行(AsiaBankingCor⁃poration)上海分行的华经理。该行总行1918年在美国开设,同年在上海开设分行,地址在公共租界江西路。该行原中文译名“亚洲银行”、“亚细亚银行”。民国八年(1919)1月,为与华人表示亲善起见,特更名为“友华银行”。其内部组织全仿花旗银行。我们可以从1月19日刊登于《申报》的更名公告上知道张颂周的华经理身份。

民国九年(1920)8月,顾棣三、王一亭等发起组织华大商业储蓄银行(简称“华大银行“),设发行所于新开河民国路第一百三十二号至一百三十七号房屋(即今人民路厚德大楼前身的旧屋)。聘张颂周为经理,丁幸州为副经理,顾馨一担任总理。华大银行的经营并不顺利,顾馨一常利用职权,不守制度,视银行为私囊,往往随心所欲任意挪欠,最终导致华大银行对外信用不佳。张颂周虽为经理,也无法制止顾的予取予求,他与顾馨一之间开始发生裂痕,并最终离开了华大银行。

民国十年(1921)1月4日,美国大通银行(ChaseBank)在上海九江路一号开设分行,专营各国电汇进出汇票经收活期定期存款及银行一切应办事务。美籍经理为澳尔文劳杰司,张颂周出任华经理。

在当时,从外商银行的组织机构来说,买办是其出纳部门;从担负的责任来说,类似于担保人;从业务经营来说,又是外资活动的中介人和代理人。正是由于买办对外商银行的重要作用,外商银行在雇用买办时都要签订合同,规定应提供的保证品,执行业务的种类及权限,买办的收益和合同的废止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提供保证品。一般来说,保证品分三类,一是现金保证,二是财产保证,三是信用保证(保证人担保)。有时买办的保证品不是一个人的资财和信誉所能胜任,于是买办就有独资、家族代表和合伙等区别。合伙又有多种形式,其中有一种叫隐名合伙,即一人出面当买办,其他人附股在其名下,张颂周出任大通银行买办就是采用这种方式,王伯元、宋彦昆等隐名合伙于其名下。宋彦昆是道胜早期买办宋仲蓬的本家,一直在道胜买办间工作。由标金投机起家、后来开设中国垦业银行的王伯元,也曾为张颂周提供一部分保证品,借此得以每日逗留于其大通银行买办间中,探听有关外汇的消息,进行标金和外汇投机。道胜银行买办惠雨亭的儿子也为张颂周提供了一部分保证品。

另外,根据有关资料,在张颂周出任华经理时,需要道契保证约值二三十万元,而他本人没有道契,则由与其交谊素厚的亲家陈氏借与。陈氏因在法租界开设陈顺兴牛肉店而致富,其子陈湘波娶张颂周次女张蕴微,并与岳父张颂周同在大通银行工作。

大通银行上海分行的买办,一直由张颂周担任。抗战胜利以后,改为担任副经理,直至1949年该行清理结束。

同时,张颂周还是嘉定商业储蓄银行的董事,这是嘉定地区的第一家银行,正式开办于民国十一年(1922)3月,由嘉定县旅沪人士并本邑士绅朱吟江、顾吉生、金西林、徐新甫、高继昌、沈昌瑜、高价人、陆子京、廖孟昂、黄允之、陆衡士等人发起。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出版的《第四次全国银行年鉴》记录中,朱吟江、顾吉生分任该行正、副董事长,金西林、陈子久、王侍庭、高继昌、张颂周、陶继渊、顾善昌为董事,姚善孚、沈昌瑜为监察人,总经理则由徐新甫出任。

张颂周还投资金号与保险业,他曾是大昌祥金号的股东和华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

作为一名成功的银行家,张颂周也支持实业发展,曾担任合中企业公司董事、志诚永杂粮号股东。此外,根据黄炎培的日记,我们还可以知道张颂周曾担任中华铁工厂的董事。需要提及的是,张颂周还支持嘉定实业的发展。民国二十三年(1934),他与顾维钧、陶继渊、朱吟江、顾吉生等在嘉定西门外创办嘉丰纺织整染厂(即后嘉丰棉纺织厂)。该厂由董事会呈实业部注册,经实业部发给“设字942号”部照,载明公司资本八十万元,经营纺纱织布及整染事项,董事为张公权(嘉璈)、朱吟江、顾少川(维钧)、陶继渊、赵仲英、沈昌瑜、顾吉生七人。张颂周、徐新甫两人任监察人。

热心慈善事业

作为一位成功的银行家,张颂周热心慈善事业,并积极投身公共事务。

张颂周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因此他的很多慈善活动也都和宗教活动联系在一起。他曾是上海崇德社和中国宗教徒和平建国大同盟的发起人,并在这两个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崇德社的前身是宗教哲学研究社。民国二十五年(1936)6月,宗教哲学研究社被国民政府通令予以取缔,上海分社改用“崇德社”名义继续进行慈善活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该社团曾积极施送衣粥米豆,救济贫苦。不过,崇德社一直未获政府立案,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才以慈善团体名义在国民党上海社会局登记,取得了合法地位。根据上海档案馆保留的有关档案,该社团的骨干主要是当时商界的头面人物,张颂周为上海崇德社的发起人和十五人理事会之成员。

民国三十六年(1947)春,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太虚法师有感于内战日剧,生灵涂炭,而佛教徒去呼吁和平,力量薄弱,意欲团结各派宗教徒,为争取和平而奋斗。可惜动议甫起,太虚法师就圆寂了。其徒释天慧继承遗志,并与大上海饭店总经理、道教徒李玉楷共同合作,与同年5月27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招待记者。6月15日,在外滩花旗银行大楼清华学友会召开中国宗教徒和平建国大同盟临时代表大会,上海市参议会参议长潘公展莅会演说,会上推定执监委员及各部主事,张颂周被推为中国宗教徒和平建国大同盟中央常务委员兼财务部副部长。

张颂周是上海职业教育社乙种会员。所谓乙种,是指捐款等级为二十五万。童世亨、吴蕴初、中国国货公司、冠生园食品公司等的捐款,皆为二十五万。

张颂周还加入暨南村委员会。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暨南大学迁入真如古镇。经暨大校长赵正平与真如乡董甘鸿逵等的努力,真如和周边地区的居民日常生活中开始有了电灯。于是,上海市内不少达官富商,开始觅地于真如,以其地处僻静而又交通尚便,营造花园住宅。张颂周首先在暨南大学校园北侧购地10亩建张家花园。新创之暨南大学新村之自治组织,为暨南村委员会。作为当时的社会贤达,张颂周曾被推荐为暨南村委员会的委员,其相关活动主要见于《黄炎培日记》,如:“1947年5月2日晚五时,暨南村委员会在黄炎培家开会。俞寰澄、甘鸿逵、贾佛如、张颂周、程庆涛等赴会,黄炎培担任委员会主席。”又:“1948年2月28日,召开暨南村村友大会,推定委员会委员程庆涛(主席),张颂周、贾佛如(干事)、陈玉书、杨石孙、潘仰尧、姚仲拔、程克藩、俞寰澄、甘鸿逵及黄炎培共十一人,律师朱声导。”

《申报》上也对张颂周参与社会慈善事业有一些记载,如:“苏省上年办理直、鲁、豫、陕、晋等省灾赈,邑人朱吟江、顾吉生、项如松、王侍庭、顾敬初、朱梅卿、王奎和、高价人、陆衡士、廖孟昂、张颂周诸君慨助巨款,齐、韩两长以核与义赈奖励章程规定相符,依捐款之多寡,给予三等、四等银质奖章,并填发证书到县,业已由县分别转送。”

家中花园任人入内

张家花园为暨南村之胜景。内挖荷池,垒假山,遍植花木。中有住宅一幢,高大宽敞。更值得一提的是,张家花园任人入内,暨南大学的学生在课余常在这里游览。

张颂周曾请一些著名海上画家绘静荫园图,此为海上艺坛佳话。郑逸梅曾在笔记中写到冯超然曾绘《静荫园图》,赵叔孺为题诗图上。此事发生在1944年冬天。题诗者除了赵叔孺,还有张元济、夏敬观等。

赵叔孺所题诗曰:“先人余荫托帡幪。知止还修定静功。福地德门传奕叶。孙曾初耳衍无穷。”

张元济《题<静荫园图>(为张颂周)》二首,其一:山河异处半神州,寓室伤薪事太羞。天意似将酬大孝,故留池馆作菟裘。并有题记:“读秦君之后记,谓干戈扰攘,因故无恙,殆有天意,谅哉是言。”其二:乌夜村居久就荒,太原图绘亦销亡。羡君双蓄丹青本,犹有名园继洛阳。并题记曰:“颂周宗兄属题《静荫园图》,已赋二绝,意有未尽,又承示我冯氏所绘,再呈二绝,即希两政。”诗成时间在1945年1月3日,冯氏当即指冯超然。

查张元济致余绍宋(健庵)的信:

去岁十二月杪携示张君颂周《静荫园图》两卷属题,同时交到润资六千八百元,业经拜悉。每图各题七绝二首,而第二图所题不能无注。两首共有诗、注一百五十余字。查敝处润例,散文每字三十元,此犹是照去岁之价。录稿附去,请上张君一阅。两卷即日可以写就,乞即携带补□润资四千五百元,于本星期五日午后惠临领取是幸。三十四年一月十日。

夏敬观的《题张颂周静荫园》,在其年谱中有记录。因为条件限制,笔者还未能阅读到这首题画诗。

冯氏所绘《静荫园图》,笔者至今无缘得见。关于《静荫园图》之画作,笔者所见还有徐邦达、万一鹏之作。关于静荫园之文字记录,则有其妻弟潘仰尧写于1926年的《新村访梅记》:

园可十亩,为张颂周姊丈别业。亭池假石,点缀得宜,而九曲桥、仙人洞尤别有幽致。园中植梅十余株,正怒华,清香袭人襟袖,令人顿忆十日前邓尉之游。此外,花棚、豆架、菜圃、蔬篱,饶有田家风味。吾姊每往真如,辄以菜蔬见赠,甘香适口,不禁起余思乡之感。

颂周雅好丹青,昔时布置多本画稿,以故园景不落恒蹊,是可佩也。

雅好丹青收藏颇富

张颂周雅好丹青,与多位曾在上海活动过的著名书画家有交往,其书画收藏亦颇富,这些藏品,部分由其后人捐赠给嘉定博物馆,一部分仍由其后人收藏,也有一部分已经流入艺术品市场。

查阅近年拍卖记录,可以发现有不少上款为张颂周的书画作品,如:

1、任伯年绘、曾熙书《桃花源隶书成扇(设色纸本)》

见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第20期精品拍卖会“观心——近现代名家小品”拍卖专场(2012-10-30)。是为张颂周得任伯年绘扇面以后,请曾熙撰隶书。款曰:“此碑以道人独绝,因狥颂周仁兄之意为此,熙。”

2、高邕书《隶书六言联立轴(水墨纸本)》

见于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吉金乐石—清中晚期书法掇英”专场(2015-05-18)。此作亦曾著录于《中国书画名品展图录》,日本瑶蓝印社2008年版,第34页。释文:“知书必通汉隶,得稼不患春荒。”题识:“颂周仁兄大雅属书,集杨盖文颂。乙卯嘉平,高邕邕之。”高邕,字邕之,号李盦、苦李、赤岸山民、孟悔,室名泰山残石楼,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寓上海。工书,好李邕法,能以草书作画。画宗八大、石涛,山水花卉,神味冷隽,兼善篆刻。与钱慧安、蒲华、吴昌硕、王震、汪琨等创办“豫园书画善会”。

3、沈增植绘《松荫高士》扇片

见于上海中福拍卖有限公司201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2015-05-10)。款识:“颂周贤侄雅玩,寐叟戏笔。”沈曾植,字子培,号巽斋、乙盦,晚号寐叟、东轩老人、睡庵老人,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进士,历官总理衙门章京、外务部员外郎、江西南昌知府、安徽布政使,书法融合汉隶、北碑、章草为一炉,自成面目,为一代宗师。沈曾植与张颂周交往颇多,颂周有其书画作品多幅。沈曾植有一书法扇面曾出现在浙江大地拍卖有限公司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近现代书画(一)专场”(2013-05-06),其款为“颂周仁兄雅属,寐叟”。嘉定博物馆也收藏有一件沈氏赠于张颂周作书法作品,为张氏后人捐赠。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