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09年05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月末版08:人物·将军
2009年05月25日

决战浦东的谢振华将军

阅读量:5132    本文字数:3116

周 建 华 谢作灿/文

5月27日,上海就将迎来解放60周年纪念日。与此同时,一部反映首战上海浦东的电影《决战浦东·1949》正在紧张筹备中,该片将再现谢振华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军扑奉贤、克南汇,攻打川沙、高桥,控制白龙港,全歼国民党五十一军及暂编第八师,协同兄弟部队一起完成解放大上海的英勇壮举。

谢振华是目前唯一健在的解放上海十大军长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十大虎将之一。嘉定区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周建华曾在谢振华将军身边工作,多次听首长说起当年解放上海战斗的往事。在迎来上海解放60周年之际,周建华讲述了谢振华回忆浦东战斗的经过,以及亲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眼中的谢振华。

 

金戈铁马擒敌首

 

1949年4月底5月初,国民党政府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失败后,妄图凭借上海屏障东南,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来挽回颓势。打上海,这是一场特殊的战斗。毛泽东战前指示“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陈毅形象地比喻为“瓷器店里捉老鼠”,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炮火对城市的破坏程度。而这场战役,历时仅仅15天,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根据部署,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第三野战军经过反复酝酿,决定以第九兵团、第十兵团从浦东、浦西对上海实行钳形攻击,攻占吴淞口、高桥镇,截断国民党军队的海上退路,诱歼敌主力于市郊,从而避免在市区进行大规模战斗。

4天急行军420里

谢振华时任第三十军军长,隶属于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部队正驻扎在太湖南岸南浔镇西南的双林镇。5月9日,谢振华和政委李干辉到第九兵团司令部开会,听取有关上海战役的作战部署。司令员宋时轮宣布:第三十军作为攻打浦东之敌的第一梯队,直取川沙、白龙港,协同由黄浦江西面进攻的第十兵团截断吴淞口,对上海市区守敌形成合围之势。

5月10日,兵团司令部发布作战命令,要求第三十军部队于5月17日凌晨前攻占川沙、白龙港地区。谢振华和李干辉立即召开军党委常委紧急扩大会议,传达兵团司令部作战命令,要求各部队克服渡江战役后连续作战、没有很好休整的困难,讨论决定由第八十八师、八十九师为军第一梯队,于5月11日凌晨4时从双林一带出发,向浙江濮院、蚂蟥塘一线前进。

5月12日,军前指突然接到第九兵团紧急电令,因敌人企图撤退,要求部队在5月15日攻占川沙地区。部队再次加速行军,长途奔袭4天4夜。至5月14日夜,部队连续行军420多里,全部抵达川沙县城以南30里处的大团村一线预定地域。

措手不及打川沙

川沙是浦东地区东出大海的重要门户,川沙以东的白龙港则是浦东最便捷的入海口。当时国民党驻上海守备总司令汤恩伯对川沙、白龙港尤为重视,将其作为浦东三线防御体系的第一道防线,以敌第五十一军为主配属暂编第八师及第三十七军一部和地方警察部队防守。

敌第五十一军是3天前从市区交通大学调防川沙、白龙港的,正在忙于加修工事作顽抗抵御准备。谢振华和“军前指”不顾劳累,制定了大胆穿插、分割包围、狠打“蛇头”的作战方案,并决定趁敌设防薄弱之机,迅速直扑川沙。

5月15日凌晨3时,第三十军2个师从东西两面分路向川沙攻击前进。上午,第八十九师二六五团击溃沿途零散敌军,直扑川沙城。师长余光茂指挥二六五团一营和三营从东西两翼迂回插入敌纵深,切断敌人的退路。5个小时不到,第八十九师就攻占川沙城,击毙守敌200余人,俘虏700多人。

傍晚,第八十八师二六四团、二六六团迅速插往敌后,向北迂回拿下顾家路镇,截断敌五十一军与高桥方向十二军的联系,同时又用5个团的兵力向正面之敌发起猛攻。午夜12时左右,敌五十一军及暂编第八师被压缩在以白龙港为中心东西4公里、南北5公里的狭窄地域内。

在连续压制住敌军的反扑后,5月16日晚7时,谢振华指挥全军发起总攻,仅1个多小时就攻占了敌军指挥部,俘虏了敌五十一军中将军长王秉钺及军部人员,歼灭了敌1个山炮团,并把敌第四十一师和一一三师分割成2块。战斗进行至5月16日深夜12时,谢振华率三十军在白龙港地区全歼敌第五十一军全部、第三十七军一部、暂编第八师残部和地方交警部队共万余人

17日拂晓,三十军攻下白龙港,截断了上海守敌向海上逃跑的唯一退路。紧接着,在三十一军的协同下,部队发起了围歼高桥守敌第十二军的战斗。5月23日拂晓,三十军、三十一军分路向高桥发起总攻,经过3小时激战,攻克洋泾镇,全线摧毁敌军白龙港至高桥一线的防线。5月26日上午,三十军占领三岔港,利用特纵远程火炮封锁黄浦江口,浦东战斗胜利结束。

将军也是性情人

谢振华将军(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顾洪行/摄

 

就像《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一样,一生的戎马生涯让谢振华身上积聚了淳厚的军人气息:直截了当、雷厉风行、一言九鼎……在亲人及身边工作人员眼里,谢振华就是这样一

个可畏又可敬的性格将军。

夫人眼里的“快”

夫人王煜回忆,上海解放后不久,谢振华开着美式吉普车快速行驶,弄堂口的道路狭窄,汽车擦倒了香烟摊支架,谢振华赶紧下车查看情况,一个劲地说:“老乡,对不起”。摊贩一看是军车,也一个劲地说:“长官,对不起”。

谢振华不仅自己开车快,还时常“抱怨”驾驶员开慢车。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有次到四川攀枝花市,新建的城市马路又宽又直,行至市中心区车速已是80码,谢振华还嫌慢,催着驾驶员加到100码,人行道上的路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谢振华不仅开车快,吃饭更快。“一般他吃饭不超过10分钟,经常是菜还没上完,他就结束了。”夫人王煜满是无奈地说。自嘲为谢振华“秘书、通讯员、炊事员、护理员”等“八大员”的王煜,深知细嚼慢咽对健康的意义,却无法改变谢振华吃饭过快的习惯。这一点身边工作人员亦有同感。周建华刚到首长身边时就很不适应,特别是下部队,别人准备了丰盛的酒菜,首长一碗汤、一个馒头,或者一碗面,吃完走人,周建华吃饭速度赶不上首长,常常饿肚子。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吃饭时先拿几个鸡蛋和馒头放在包里,倘若来不及吃饭,过后也可充饥。后来这一方法被其他工作人员纷纷效仿。

女儿眼里的“严”

“从小到大,爸爸从来不关心我们的学习成绩,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放假。”最小的女儿谢海巢说起父亲谢振华,印象中只有一个“忙”字。有时候回到家,看见儿女们在院子里玩耍“挡住了路”,谢振华来不及打招呼,往往是一抬脚直接跨过去。“有一次,我在中学运动会上跳远崴了脚,回到家却没有一个人关心问候一下,那次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委屈地哭了。”谢海巢回忆说。

尽管忙,但谢振华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到现在我们家还这样,晚上7点开始,电视频道一律播放新闻联播,小孩子也必须看。”谢海巢透露,几个兄弟姐妹都当过兵,每年休探亲假回家,20天的假期还没过一个礼拜,他就开始催着问什么时候回部队。“他自己从来没有节假日,所以意识中总觉得我们休息得太久了,总担心我们违反部队纪律。”说起这些事,谢海巢总觉得爸爸有些不通人情。不仅如此,谢振华要求子女自立自强,不能娇生惯养,更不能打着他的“旗号”去办事。

秘书眼里的“和”

谢振华召开会议特别强调简明扼要,他的讲话往往直奔主题,从不罗嗦,就连党委会研究干部调整事宜也是速战速决。下部队视察,谢振华反对程式化的长篇汇报,喜欢提问,常常弄

得汇报者措手不及、满头大汗。

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周建华记得一次随首长到前线视察,在四连山看完阵地后,他一头扎进厕所,原以为首长要“方便”,就和保卫干事在外面等,5分钟过去了,仍不见动静。周建华怕发生意外,赶紧进去找,却发现这是个没有女厕并两头通的厕所,首长早已从那头下山了。望着已经启动的车队,周建华和保卫干事心急如焚,好在长长的车队盘山而下,车速不快,两人以最快的速度奔下去,上了后面的几辆车。原以为要挨批了,谁知先到河口县外宾招待所的首长见了他俩哈哈大笑:“怎么样?我把你们甩掉了吧。”

每到年三十,谢振华都请身边的工作人员吃年夜饭。当天,炊事员休息,谢振华亲自定菜谱,并和夫人王煜一起下厨。这时的谢振华,在众人眼里就是一个亲和的家长。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