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嘉定纪念特刊04-05:老街旧景
2017年07月25日

时光老去 城市记忆犹存

阅读量:4580    本文字数:4134

一位土耳其诗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

 

在800年的历史风雨中,嘉定的面孔是多样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串起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主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那么,老底子的嘉定究竟给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历史文化如何延续至今?在一些回忆里,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撰文/王梦湘  章丽椿  陶继明  葛秋栋  顾纪荣 绘图/张安朴

 

嘉定原来有“十景”

嘉定北临长江口和东海,土地平旷,水网交错,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虽无名山大川,但在历史上,也曾有为人津津乐道的疁城十景。清代康熙年间嘉定诗人沈克用撰疁城十景诗抄,书中记载的疁城十景是:宝山观日、金沙耸秀、王庵梅信、北郭桃源、西隐听莺、南村竹坞、留光返照、盐铁归帆、汇龙秋月、娄塘雪蹇。

沈克用又名沈凝。他是一位武生,一只眼睛有点瞎,但善诗文,精医术,著有《艺兰斋稿》二卷。他在诗序中说,前人认为嘉定高闲秀朗可以入画的,称为十景,在县志中有记载。可惜历代县志不见记录,倒是清人王辅铭所编《国朝练音初集》中,在印天庸所作《南城竹坞》诗题下注:“疁城十景之一”,可作为沈克用疁城十景的一个佐证。疁城十景说形成年代,应该在明万历中期,直到清康熙年间还在文人中认可着。

世事沧桑,当年的疁城十景如今还在吗?且随笔者作一次穿越时空之旅,去寻觅嘉定历史上的美丽风光。

宝山观日

宝山东临大海,有明成祖永乐十年(1403)筑的土堆,高三十余丈,名为宝山。登山东望,面对浩淼大海,看茫茫云水间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自然气象万千,蔚为壮观,难怪巴金要把“海上的日出”誉为“伟大的奇观”。“宝山观日”列为十景之首,应是当之无愧。只是经历两百多年的海潮冲刷,至明末,土堆已荡然无存,加上雍正三年(1725)分设宝山县后,宝山已不为嘉定所属了。

金沙耸秀

位于州桥南堍的法华塔,又名金沙塔,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为四面七级楼阁式建筑,高41米,在古代,无疑是嘉定城内最高的建筑,登塔远眺,四方风景尽收眼底。现在看到的法华塔,是1998年修复后的模样,为明代样式,古朴而典雅。

如今,尽管城内高楼林立,古塔仍独秀一枝,依然耸秀,成为嘉定的标志性建筑。

王庵梅信

王庵在江桥境内,因明代出了个官至御史、陕西参政、侍讲学士的王圻而闻名,王圻不到五十岁即退休回王庵老家,在宅前屋后种梅万株,人称梅花源,花开时香飘数里,引得八方游人纷至沓来。《上海县竹枝词》中有“王氏梅源数里花,树多成市水之涯。冷香雪浪春初盛,邑旧人人胜境夸”的描述。王庵为今天江桥大宅村一带,明清时属上海县,因与嘉定县交界,加上王圻的祖籍为嘉定,把“王庵梅信”列为十景之一,也是情理之中。王庵的梅花盛景至清中叶时衰落了,从此风光不再。

北郭桃源

沈克用诗中有“城隈转北桃千树,引客群呼竞泛舟”的诗句,可见在今北大街过护城河近横沥一带,春天里是个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景可赏。

如今,横沥仍汩汩流淌着,然而桃花不再相映人面,只是横沥东侧新辟的陈家山公园,依旧吸引着游人,但其闻名的不是桃花,而是农历六月盛开的荷花。

西隐听莺

西隐寺早已废弃无存,故址大抵在今儿童公园附近,为明代尚书徐学谟、都御史张任的读书处。两人发达后,其后人加以扩建过。当时,西隐寺一带地僻人少,是个极清静的场所,常常可以听到鸟儿的啼鸣,大概是古人所谓的“鸟鸣林愈静”吧。

南村竹坞

一作南城竹坞,当在南门外石冈一带。明代不少文人名士在此建有池苑,志书记载的就有石冈别业、石冈园、石冈草堂、溪山堂、滕家园等,是文人雅集的好去处。文人爱竹,也留下了与竹相关的诗句,如“轻阴低竹坞,落日驻花源”(李流芳《石岗园池》),“竹浪飕飕十里香”(汪允真《石冈草堂》),“竹风荷涧北,雨气石冈南”(程嘉燧《石冈园五首》其四),“竹外斜阳薄,荷边晚吹香”(娄坚《龚方伯石冈别业》)等。时至今日,当年的文人雅筑都已不在,石冈现为嘉定新城所属。

留光返照

留光返照是描述南门留光寺夕阳下时的迷人风光。此寺宋天圣年间建于南门(澄江门)内,宋乾道初迁至南门外,明末进士王泰际曾读书于此。留光寺至清末民初时还有房屋三两间,今废。

盐铁归帆

“一水疏成十八湾,舟来如去去如还”,这是盐铁塘上千帆过往的美丽景色。盐铁塘是嘉定西部横贯南北的主干河,北连浏河、南通吴淞江,全长90公里,流经嘉定境内的约长18公里,相传为汉时开凿的人工河。明清时,嘉定棉花种植业发达,棉布交易活跃,在以船为主要运输工具的江南,盐铁塘作为水上交通要道,船只往来频繁,钱大昕有“黄叶西风盐铁路,布帆一半贩花船”的诗句。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水运日渐式微,加上盐铁塘屡经疏浚,不断拓直,如今已不再九曲回肠,故河存而景没。

汇龙秋月

嘉定孔庙南的汇龙潭,开凿于明万历年间,当时有野奴泾、新渠、唐家浜、杨树浜、横沥汇流于斯,与矗立潭中的应奎山成“五龙夺珠”之势。如今,潭水清澈如故,秋水映月依旧,仍是中秋赏月的好去处,仍能引发诗人的诗兴。

娄塘雪蹇

娄塘在嘉定的北部,古时河道成网,古松参天,壤地高下错落,风阜郁盘。自娄塘至公塘,两岸多桃树,名为桃溪,春天桃花开时,人多携酒游观。独特的地形,使得此地每逢冬雪,白茫茫一片高低起伏,如原驰蜡象,煞是好看。雪花飞舞中,策马或骑驴前行,真是一幅风雪行旅的画图。

时过境迁,疁城十景大多不复存在,只有“金沙耸秀”和“汇龙秋月”历久弥新,依旧焕发出古老而时尚的魅力,吸引无数游客或拾级登高,或临潭望月,美丽不减当年。

 

话不尽的老街风韵

看一卷历史书,不如到城市的老街上走走。因为老街的古建筑会透出一股清秋般的苍凉,你能在上面看到岁月抚过的痕迹,触摸到历史的脉搏,读到烙在它心灵深处的记忆。

州桥老街、南翔老街以及安亭老街是嘉定最负盛名、历史悠久的地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一个丰富而独特的江南水乡的演变,默默地记忆在了老街的巨大“肌体”里。沿着老街的弹格路、青石板,抬头仰望高高挂着的老店招牌,不经意地踏入卖古玩意的小店,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银南翔

探寻小巷故事

南翔古镇之所以有名,除了有千年古迹、百年老店、代有名人之外,还有碧波涟漪的河流、纵横交错的小巷以及藏在幽深之处的名人故居。

俗话说:“银南翔、赛苏州”。在南翔寺周围和古镇的几条主要老街(人民街、解放街)上集中了许多百年老店。

百年老店“大昌成”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由徽商陈义亭创办,以经营食品为主,兼营杂货。“大昌成”的蛋糕、米花糖、雪饼、云片糕、酒酿饼等味道好,有特色。“宝康”酱园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由嘉定人,清末朝廷重臣王文韶和浙江巡抚廖寿丰联合创办。他们生产的“龙凤牌”酱油、“郁金香”酒名闻遐迩,兴旺时员工有100多人。初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的“协记”绸布店,由徽商胡子才创办,主要经营丝织品、丝线等,自产自销,规模最大时员工多达40余人。

州桥头

那一抹浓淡相宜的惊艳

州桥地区历来是嘉定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州桥和法华塔周边,自然形成“一塔、二河、三街、四桥”的江南水乡景致,也就是嘉定人所称的“州桥头”。县志《张恒歌》诗云:“登龙桥南法华塔,一级犹存百廛币;香火消为市肆尘,喧嚣何处安缁衲。”充分说明了当时州桥街景之繁华。

在“州桥头”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仅留下了南北朝至民国各时期的宝贵文化遗产,还造就了繁华的商业区。明清两朝,由于商业的辐射,嘉定东门、南门相继出现了花行、木行、孵坊、土布等市场,形成“嘉定百里而邑,市镇星罗,物力之赢,舟车之所辏,远近赖焉。”的兴旺繁荣局面,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嘉定已成立了商会。至民国元年(1912)时,县内共有商铺2500余家。

经过长年累月苦心经营,州桥地区不少商号还创出了品牌。清乾隆年间开设在东大街的文玉酱园其生产的人参萝卜、文玉酱瓜名闻遐迩;清朝百年老店“隆昌义南货店”自制的“朝板糕”、“寸金糖”,为嘉定人喜爱;“乔泳兴绸布店”、“甡号”的分店“东甡号”酱酒烛箔店,还有“居家米行”等都是邑人皆知的店铺。其中“东甡号”所生产重达30斤的对烛,在当时庙会上可称一绝。

西大街

十里徜徉看昔日繁华景象

在漫长的嘉定历史画卷中,有着1500年历史的护国寺和西门地区,不仅人群聚集最早,西门外大街(从西门外吊桥到高僧桥)长达1.48公里,也是60年前嘉定最长的大街;那里汇集的许多古寺庙、古石桥、古街弄、古民居、古树名木、古河道、古城楼……更是人文资源集聚。

旧时嘉定西门城外狭窄的街道上,商铺参差相邻,不太宽阔的外城河里漂浮着首尾相连的木排,其中还有大小船只来往穿梭。大街上除了鳞次栉比的货铺,便是肩挑挎篮的人群,一派生机盎然的繁忙景象。

紧贴着练祁河北岸古老狭长的街道,一直绵延伸展到3里外的高僧桥外,其中至虬桥不到1里的街上,就有大小行庄250余家。经营商店涵盖了本地物产和米、棉花、木材,有酱园、南北货店、银楼、烟纸杂货店、百货文具店、猪肉店、羊肉店、豆腐店、切面店、茶馆店、饭菜馆、理发馆诸多行业,其中尤以米、布的交易为盛。在西门众多的商铺中,也涌现了不少“名、特、老”店号和产品,其中以晖吉酱园最负盛名。该店由祖籍安徽的黄姓商人开设。清宣统三年(1911)该园生产的飞鹰牌酱油和精制白鹤牌天花粉,分获意大利都灵博览会的金、银奖牌。

安亭老街

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安亭老街历史悠久,早在三国东吴赤乌二年(239年),就在这里建造了菩提禅寺,从此四周乡民聚居,逐渐成镇。到了明朝中期,归有光从昆山移居此地收徒授课,四乡学子纷纷前来投于门下,一时间声名大振。

旧时的安亭老街以河为界分成东西两岸,街是用卵石铺平的弹硌街,沿街是大小不一的瓦房,开着酱油店、柴火店、杂货店、酒店、菜馆、茶馆、点心店、豆腐店、水果店、肉店、染坊、米店等,可谓商贾云集,生意兴旺。

早晨,街上热闹非凡,下午则慢慢沉寂下来。孩童放学回家经过老街时,总有好奇者不时朝着各色商店里张望。即使一个补铁锅的摊位,也总会吸引好奇的孩子:老铁匠呼哧呼哧地拉着风箱,烧旺的煤炉上面放着一口小坩锅,锅里铁水烧红后倒在铁锅坏了的地方,一会儿,漏洞就补上了。诸如此类的小摊比比皆是,让老街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除此之外,老街还有一个独特的景点,那就是一棵生长在一座600多年石拱桥石缝里的花石榴,常吸引年轻人前去留影,透过石榴树张望过往船只,则是另一番情趣。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