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11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嘉定纪念特刊01:要闻
2017年11月28日

市井民风:勤劳俭朴,居仁由义

阅读量:3373    本文字数:1817



■陆慕祥  

市井文化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反映着一个地方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人们在一个地方长期生产生活,形成的气质特征和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是为民风民俗。

嘉定民谚说,“只有懒人呒没懒地”。数千年前,地处东海之滨的嘉定本是一片荒凉的滩涂,我们的先人来到这里,开垦种植将其变为良田。到800年前,已广植棉麻,稻麦成片,民居参差。

千百年来,嘉定人勤劳,种田人不误农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东乡一带农民心灵手巧,种植黄草,发明了黄草编织。每当新草下来,常常通宵达旦地编织,蒲鞋拖鞋提包,新品迭出,产品畅销各地,成为“嘉定一品”。现代轻工业在嘉定兴起时,境内纺织厂多达数十家,部分农家妇女进厂务工,一首“毛巾阿姐真辛苦”的民谣唱的便是纺织女工起早摸黑,辛劳工作。正是嘉定人的勤劳,造就了现代嘉定纺织业的大发展。至1949年嘉定解放,嘉定轻工业在江南地区屈指可数。上世纪八十年代,嘉定乡镇工业蓬勃发展,广大农民兄弟务农打工两不误,“亦工亦农胜过富农”,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造楼房,广大农民住进新楼,生活从此步入小康。勤劳致富,名副其实。进入二十一世纪,城镇化让农民变成了市民。可已经劳动习惯了的人们,没有停下手脚,在农民新居的屋前宅后栽上各种果树,一到秋天,柿子枣子橘子挂满枝头。在河边道旁垦出小块闲地种蔬菜,自给有余,还有出售。

嘉定人节俭。嘉定虽然物产丰富,衣食无忧,但过日子总还是粗茶淡饭。《光绪嘉定县志》风土志记载,本县风俗,公正俭朴,温和善良,物产丰富,人民殷实。即便过年,家家户户只是吃顿相对丰盛的年夜饭,以示迎新送旧,家人团圆而已。

嘉定人结婚办喜酒,也讲格尺规矩,“四盆八碗两点心”,“小饭正酒敲甏底”等,皆约定俗成,照例办事。嘉定东乡有位陈姓乡间厨师,烧得一手好酒席,远近闻名。他有个特点,炒菜精烹细烩,量少而精,号称“陈半碗”。他说,办酒席既要让客人吃好,又要控制量不要浪费,为东家着想。“陈半碗”的理念大家都接受。

历史上嘉定人的审美观是“笑破不笑补”,碰上过年喜事才穿新衣。平日若是穿红戴绿衣冠楚楚,则会被人议论。现在社会发展物质丰富,人们的穿带也有了很大变化,新款新衣家常便饭,但总体而言,嘉定人在衣着方面,大方得体不招摇仍然是主基调。生活好了,但朴素的传统没丢。

嘉定人历来崇尚儒家文化,尊老爱幼、书礼传家成为风气。公元1644年发生的嘉定三屠事件,最能体现嘉定人的正义风骨。面对外族入侵,剃发易服的高压政策,嘉定人誓死抵抗,宁死不屈,可歌可泣。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寇入侵,嘉定人以各种方式抵制侵略者,涌现出一支抗日武装——外冈游击队。

嘉定人乐善好施,相互团结。据记载,明清时代,嘉定的绅富人士就兴办有各类公益慈善机构,举办赈灾活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造新楼,一村人出动义务帮工,其情其景让人难忘。如今,安亭一位社区老人,三十年来义务为民理发。徐行张金龙举办客堂会,弘扬正气,惠及村民。陈纪文医师为民义务推拿数十年……

嘉定的民间习俗,简朴而不失风雅。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这些节日的规矩与国内汉族地区习俗大致相同,但也有约定俗成的地方特色。比如过春节时,家家户户要蒸糕、醵糖、炒长生果,这些都是自家出产的东西,既节约又实惠。年夜饭中要放把黄豆等。元宵节妇女走三桥。清明节要在祖坟“挂落钱”,本家挂白色,出嫁女儿挂彩色。端午节除了包粽子,出嫁女儿还要给娘家送黄鱼。中秋节要煮一大锅芋艿毛豆。

嘉定的传统婚礼隆重热烈但不奢侈。最主要、最具地方特色的12个环节即:行盘、落桌上场、搬嫁妆、迎亲、见面礼、吃喜酒、做亲、铺床、吃和气圆、开马桶、闹新房、回门。喜庆还有小孩满月、周岁、生日、老人做寿等。从历史上看,嘉定人比较重视小孩子的喜庆活动,而为老人做寿一般是富裕人家的事,普通人家很少有做寿的。如果谁家要造房起屋,也属喜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大事,俗话说是“增家当”,所以上梁这天要备上梁酒款待工匠和亲戚邻里。

老人谢世,则有:报丧、大殓、出殡、做七等活动,给逝者尊严。每逢忌日、清明、年夜都要祭祀祖先。这里面大部分仪礼符合儒家文化,是一种慎终追远,怀念先人的意思。我的母亲曾对我说过,祭祀只要六碗菜:肉、鱼、鸡、蛋、豆腐干、油豆腐,不用满碗。要紧的是有这个仪式,不忘老祖宗。

嘉定人在勤劳、节俭、义礼、善良的风气中迈向新时代。嘉定已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区,相信在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激荡中定会绽放出异彩。美哉,嘉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