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鲥鱼
鲥鱼与熊掌鹿唇齐名,古代被列为八珍之一。可是它出水即死,想吃活鲥鱼只有到镇江金山、焦山一带。我们游焦山,当然想一快朵颐。
游罢幽静的华严阁,寻觅肃穆的定慧寺,漫步高矗的观澜阁……怎么也找不到食鲥鱼处。走累了,几个人便坐在别峰庵郑板桥读书处,聊起鲥鱼来。
“三千里路不三日,知毙几人马几匹;马伤人死何足论,只求鲥鱼呈至尊。”鲥鱼历来是宫廷的御膳品,进贡鲥鱼的制度始于明、盛于清。“每三十里为塘,竖立旗杆,日则悬旗,夜则悬灯。通计备马三千余匹,役支数千人。”“州县各官督率人役,运木治桥,凿石治路,昼夜忙碌。”那情景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比,声势浩大多了。清康熙年间,山东按察副使张熊麟曾写奏章,要求取消这项劳民伤财的进贡。
“穷书生是无法消受鲥鱼的。据说苏东坡到苏州称自己不识鲥鱼而遗憾终生。我们游焦山而不见鲥鱼,也是遗憾啊。”一同伴笑着说。
笑声引来一位陌生老先生的不满,他指着板桥读书处的石刻告诉我们,郑板桥吃鲥鱼经验丰富。他说,“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当时人们认为夏令食鲥鱼为宜,而他却说三春时令鲥鱼与鲜笋都是佳肴,此时鲥鱼脂肪肥厚、味道鲜美。清袁枚也说:“有先时而见好者,三月食鲥鱼是也。”
“河豚过后无珍味,直得鲥鱼始值钱。”河豚鲜美引得人们以死相拼,鲥鱼的鲜美直追河豚。那老先生说,20多年前,他曾在焦山吃过鲥鱼,坐着慢慢品尝,同人聊聊鲥鱼的传说故事,那情景终生难忘。如今鲥鱼稀少成了珍品,价贵难觅。但是,长江生态环境正在改善,鲥鱼会增多的。“你们想吃鲥鱼么,明年来碰碰运气吧。”
和风阵阵,以权谋鱼者毕竟不多。凡事都讲机缘,我们与鲥鱼无缘,但和保护长江生态相关。听了老先生一席话,倒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了。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3796号
备案/许可证号: 沪ICP备150119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