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07年07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葡萄美酒
2007年07月30日

葡萄文化初探

阅读量:850    本文字数:1939


清.檀香木珮



入画



石葡萄



明.成化窑高足



葡萄美酒


■沈永泉

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喜爱和向往,总是令人产生愉悦的情感。或许,一串串绚丽多彩的葡萄体现了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葡萄代表了甜蜜和幸福;一颗颗根深叶茂的葡萄树像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枝枝藤蔓和龙须寓意手牵手、心连心般亲密;一瓶瓶葡萄美酒蕴含着历史、艺术和品位。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汗的心儿醉了……”这歌声,总是带人进入美好的记忆。童年时,常跟小伙伴们在葡萄架下游戏玩耍,眼见着葡萄萌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年年月月,心里栽种了对葡萄的喜爱。之后,动手在天井的一角扦插了一枝葡萄,放学回家常为那葡萄培土施肥、修剪整形、加固棚架。过了几年,它竟然叶浓果硕,给我好多乐趣、添了深厚情谊。

我对葡萄文化知之甚少,于是上网、翻书、查资料,经过一番求索,才略知一二。今撰此文,意为投石问路、抛砖引玉。

关于葡萄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绵绵葛 ,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诗·王风·葛 》)从诗中获悉,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经知道采食各种时称为“葛”的野葡萄了。

到了周朝,人工栽培的葡萄已是皇家果园的珍异果品之一了。不过,那时的葡萄种植尚未普及。《周礼·地官司徒》有记载:“场人,掌国人之场圃,而树之果、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意思是掌管廓门内场圃的场人,负责种植、收敛贮藏瓜果。史有“葡萄自西域来”的说法,看来缘于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扩大了中原与中亚地区包括葡萄在内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国时期,“天资文藻、下笔成章”的魏文帝曹丕诏告天下:“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葡)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在魏文帝的竭力推动下,葡萄种植在民间扩展,以至到了隋唐时期,葡萄文化空前繁荣。

葡萄惹人喜爱,不但色香味俱佳,还有一定药理功能,汉代《神农草论》说:“主筋骨,温脾胃,益气倍力,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种植葡萄,还可修复环境、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目前,全世界葡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柑桔,为世界果品的第二位。因为葡萄栽培技术的普及,因为人们对葡萄的普遍喜爱,因为葡萄的像征意义与人们的心理需求吻合,故而,在诗词、书画、雕塑、工艺、民俗等各个文化领域,都有葡萄的“身影”。

历史上赞美葡萄的诗文名言佳句脍炙人口,数不胜数。韩愈“柿红葡萄紫,看果相扶檠”;白居易的“常撷紫葡萄,绔花红石竹”;刘禹锡的“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李白的“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等,不一而足。唐宋时期,葡萄亦称为“蒲桃”。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被贬后曾作《谢张太守送蒲桃》:“冷官门户日萧条,亲旧音书半寂寥。惟有太原张县令,年年专遣送蒲桃。”读来耐人寻味,感慨多多。

古往今来,因为葡萄的多子、饱满以及晶莹艳丽的色泽,人们寓葡萄以吉祥、美满和幸福等文化含义,深入人心,民间普遍认同。有不少石雕、玉雕和木雕工艺品上,均用葡萄或其枝叶图案作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台湾故宫博物院编印的《故宫宝笈》画册刊有两件珍品:一件是我国清代的檀香木松鼠葡萄“春”字,这是用檀香木镂雕成的草书“春”字 ,其笔划全由葡萄和松鼠组成。另一件是明代成化年间的葡萄高足 ,绿色的葡萄叶和龙须,紫色的葡萄果实清晰明丽,惟妙惟肖。

葡萄文化是可见可近可亲的。七月初七是中国的“情人节”,也与葡萄有关。传说姑娘们在乞巧夜跑到古井边或者葡萄架下,若听到牛郎织女的泣涕声,那就得了巧。葡萄文化的元素散落在市井生活和农家院落,甚至,在男女长幼的中装纽上伫立了好多年好多代,随处可见,恕不赘述。

人们喜爱葡萄酒,是因为葡萄酒香味醇和,色彩艳丽,有着养颜美容、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功效。光鲜美丽的葡萄经过“发酵”、“成熟”、“陈化”的酿造过程,转化和升华为健康、时尚、高雅的葡萄酒。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葡萄生产技术手册》介绍,目前全世界葡萄除了食用鲜果和加工葡萄干、葡萄汁外,葡萄总产量85%以上用于酿酒,年产葡萄酒3000多亿升。

伴随着葡萄酒产销的全球化,其蕴涵的文化传播、文脉传承以及交流的功能,也就没有国界了。在欧洲,人们饮葡萄酒讲究“赏其色、闻其香、品其味”的境界,把饮葡萄酒视为品文化、品历史、品艺术的雅事、乐事。《酒逢知己》一书中说:“在红酒的祝福里走上相携相挽的红地毯,在红酒的意蕴中感受团聚的甘美,在红酒的药理中获得健康的幸福,在红酒的雅致里体会时尚的感觉,在红酒的浪漫里享受澎湃的激情,在红酒的滋润下修炼身心愉悦……”葡萄的文化含义与酒的醇厚、圆通交融,在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平头百姓的舌尖游走,其韵味留驻在人们的心头,并随岁月的流逝益发丰厚、绵长。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