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城:私营经济的名片
1985年1月8日,当天《解放日报》头版头条以《上海郊区第一个亿元乡,马陆迈开经济腾飞新步伐》为题,报道了1983年和1984年马陆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061亿元和1.08亿元,1984年实现利税1400多万元的消息。
谈起这段历史,张彪是最有资格讲述其中故事的老人之一。今年90岁的他曾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先后担任过马陆的党政负责人,进入九十年代,他成为嘉定第一个私营经济城——上海希望经济城的董事长、总经理。
改革开放40年,张彪见证了马陆、嘉定乃至整个上海私营经济的发展。
希望城部分入驻企业
忍住小批评迎来大表扬
能成为全国首个“亿元乡”,建成嘉定第一家私营经济城,源于马陆在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几次“特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市对社办工厂进行整顿,市郊公社的工厂、企业绝大部分关闭,而马陆、徐行两地,因为是向外宾开放的窗口,工厂得以保留。马陆人想,既然社办工业没有关闭,就趁机做大一些,于是,马陆办起了五金加工、玩具等一批小型工厂,闷声不响地发展着工业。
到七十年代,不少国有企业停产闹革命,许多工厂无法生产。马陆却“不务正业”,办起了电珠厂、化工厂等企业。
为此,马陆工业被批判为“冲击农业”,但是马陆人没有理会这些批评,因为对“地少人多”的马陆来说,工业基础的保留对于农民没有坏处。这些工业基础为八十年代初马陆能够快速发展、总产值过亿元提供了重要基础。“不能大鸣大放地发展,那就偷偷干。”在张彪看来,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发展道路没有错,不要怕,忍住小批评,才能迎来大发展、大表扬。
无疑,马陆成为首个“亿元乡”的殊荣,就是张彪期待的“大表扬”。
墙上刷满自己的名字
历史的发展,并非直线前进。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马陆“亿元乡”的光芒有些黯淡了。随着广东和沿海诸多省份改革开放大步向前,上海市郊的乡镇企业、联营企业走入“高负债、低产出、低效益”的困境。
“该往何处走?”——这是摆在马陆人眼前的问题。确切地说,这个问题摆在上海市郊许多乡镇面前。
这时,浦东开发开放的春风吹拂上海大地,也让张彪认识到:要发展,胆子要更大一点,步子要更快一点。
1992年,已经“解甲归田”的张彪去青浦富民经济区考察,那是刚刚在全市成立的第一家以私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小区。张彪回来向时任马陆乡党委书记的姚顺兴汇报:“私营经济城是一个好模式,马陆也可以试一试。”两人一拍即合。
话说了出去,可议论声不断。姚顺兴和张彪没有理会议论声,马陆开始了私营经济城的创业期,虽然艰苦,但充满了希望——这大概也是希望经济城名字的来源。
启动资金只有50万元,“我们只能紧巴着过。”张彪说,没钱发工资,初创期的几名员工,只能拿原单位的工资;没有一间像样的办公室,就在合作社的三楼办公,连个电风扇也没有;没有食堂,大家就吃泡面;没钱上报纸做广告,就花3万元请人在上海近郊刷起了墙体广告——要是在今天,这些广告大概要被城管直接“铲除”的。“那时候,不少国道、省道两侧的墙体上都有希望经济城的广告,上面都刷着我的名字。”张彪笑着说。
效果很显著,当年,希望经济城就迎来了80多家企业入驻。五年后,希望城接纳了各类私营企业2630家,累计注册资本25亿元,其中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有54户,1000万元以上的有17户,在当时上海80余个私营开发区中,希望城夺得了三个第一:园区建设规模最大,户均注册资本最多,户均纳税最高。
一切为了私营企业的发展
1993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的吴邦国同志视察马陆。乡党委书记姚顺兴向他汇报,计划在马陆建一个私营经济小区,取名希望城。吴邦国同志给予充分肯定,并当场挥毫题写“上海希望私营经济城”。
当时,吴邦国同志正要写下“私营”二字时,有随行人员说,“私营”二字就不要写了罢。吴邦国同志提着笔顿了一下,说:“私营二字不写没特色。”他毅然写下了“私营”二字。
“当时,根本没有创业这个概念,很多人‘谈私变色’,私营业主也被一部分人瞧不起,很多人认为只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单干。”因此,在张彪看来,扭转人们对于“私营”这两个字的观念,跳出计划经济这个惯性思维,是更重要、更关键的一步。
张彪他们一方面加快园区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实行“一门式”、“一条龙”服务,设立“招商办公室”,他们的理念是:“一切为了私营企业的发展。”那时,私营业主办理相关证照,要跑十多家单位,在希望城,他们只要带着材料来,工作人员会代为办理,证照很快就能办下来。
张彪回忆起一件往事:有一次,一位业主派司机来拿办理下来的相关证照,他到现场后惊讶地说:没想到你们服务这么好,这么快就办好证照了!不久,这位司机的子女也来到希望城注册了企业。“只有我们做招商的,先服务好私营业主,帮助他们发展企业,才能让人们认识到他们的价值,转变大家的观念。”张彪如是说。
耕耘在希望的沃土上
从一张白纸到一张画满内容的图画,希望城在规划上敢于创新:
厂房标准化,不允许临时拼凑搭建;希望大道宽25米,窄一点都不行;一台台电脑搬上来,所有财务和规章实现电子化管理。
正是这样,希望私营经济城势头渐旺:当时全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东方希望集团,成为首先垂青希望城的企业。企业投产当年就赢得了1000多万元的销售产值,1994年达到了2700多万元,这样一来,张彪的干劲更足了,外面的闲话也少了。在希望集团之后,诸多知名民营企业在经济城成长,包括用友软件、新世纪创业集团、瑞华房地产等等,1997年,希望城上交税额就超过1亿元。
与此同时,马陆也紧紧抓住了吸引外资的机遇,在1993年至1994年间,建造了20万—3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共引进外资投资项目69个、合同外资1.3亿美元,占整个嘉定引进外资总额的23%。到1998年底,马陆镇已有三资企业200余家,投资总额5亿多美元。
“我就是胆子大,但我的胆子根植于马陆人一以贯之的先试先行、勇往直前之中。”张彪认为,任何生产关系都会老化,一定会出现新的经济关系,因此,必须跟上时代潮流,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抓住更多先机。
如今,90岁的张彪依然关心国家大事,也关心马陆的发展。“我每天都要看十多份报纸和杂志,也知道嘉定新城的建设规划。马陆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希望马陆和希望城一如既往,在改革开放的沃土上继续耕耘,走在时代最前列。”张彪如是说。
希望城,也正如张彪所希望的,正在转型发展的路上高歌猛进。“今年是希望城成立25周年,我们已经制定了转型发展的目标,将打造大金融、大健康、大制造三个产业。未来,在远香湖畔,我们将打造自己的金融谷;葡萄园里将规划中医药种植基地;马东地区将淘汰高能耗、低产出的企业,腾笼换鸟,引入先进制造业企业……”希望城总经理徐贤杰向记者娓娓道来。
人物档案
张彪,嘉定南翔人,1948年毕业于江苏省立黄渡师范,后担任嘉定县封浜中心小学教员、校长。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张彪先后担任马陆乡、马陆公社的党政负责人,是马陆经济腾飞的亲历者。1990年,张彪退休后被聘为马陆乡顾问。1993年开始,他参与筹建嘉定第一个私营经济城——希望城,先后任上海希望经济城董事长、总经理、名誉董事长等职。
相关链接
希望城发展的四个阶段
1993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同志的支持下,马陆镇成立了上海希望私营经济城。自此,嘉定区第一家私营经济城诞生。
●1993~1996年,是希望城的创立成长阶段。希望城利用50万元的开办经费,在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效率地完成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边招商、边积累、边建设,吸引了一批私营企业。
●1997~2000年,是希望城的快速发展阶段。希望城的面积扩大到7.5平方公里,成功实现了三个重大转变:一是招商引资对象转变为以科技型、实业型、外向型企业为主;二是功能定位转变为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大企业为主;三是所有制结构转变为以私营、国有、集体、外资多种经济综合开发的结构。
●2001~2005年,是希望城成熟提高阶段。这一时期,希望城新一轮开发启动,面积拓展到12.8平方公里,被列为上海市级工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区。
●2006年~至今,希望城一直在进行优化转型,按照“规范、稳定、提升、拓展”的方针,将招商从重数量向重质量和重效益方面转变。目前,希望城在册企业超过1.2万家,拥有146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累计上缴税收超过300亿元。
顾佳兰 秦逸超 文/摄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3796号
备案/许可证号: 沪ICP备150119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