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1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汇龙潭
2021年01月12日

归有光与练塘渔者

阅读量:2198 本文字数:1553

陈益

练塘渔者,是传奇作家沈龄的号。沈龄是安亭人,归有光在安亭世美堂设课授徒时与之相识。

沈龄,字寿卿,一字元寿。他比归有光年长十几岁,经历也有所不同,但归有光对他是了解的,曾为之写过一些文字,例如在《朱肖卿墓志铭》中说:“安亭有二沈氏。昔时有沈元寿者,慕宋柳耆卿之为人,撰歌曲,教童奴,为俳优,以此称于邑人。”归有光说沈龄“慕宋柳耆卿之为人”,柳耆卿即北宋词人柳永,他“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生只为吟唱佳词,流浪落寞,穷愁潦倒。沈龄羡慕他的活法,且多有模仿。

清嘉庆年间编刻的《安亭志·人物二》,除引用归有光对沈龄的评价外,还记述了一件有趣的事。明正德年间,武宗皇帝朱厚照有一次南巡至京口(今江苏镇江),来到大学士杨一清家里。圣上驾临,杨一清投其所好,献演昆剧。但是要给圣上欣赏什么样的剧目,却成了一大问题,于是“谋于龄”。这个龄,便是沈龄。见大学士杨一清前来讨教,沈龄也不负重托,挑选了几个聪明伶俐的演员,一边写作,一边排演,居然一个晚上便拿出一部《四喜记》传奇。第二日,武宗欣赏后龙心大悦,询问传奇是谁所作,杨一清忙禀报是沈龄。武宗听了很高兴,想让沈龄出来当官,哪知沈龄一点情面也不给,宁撰歌曲不为官,让杨一清大跌眼镜。

关于沈龄的生平,诸多文学史、戏剧史著作均以“不详”一笔带过。《安亭志》卷十七《人物》收录的明代文艺家中,有关于沈龄的条文载:“沈龄字寿卿,一字元寿,自号练塘渔者。究心古学,落拓不事生产。尤精音律,慕柳耆卿之为人,撰歌曲,教童奴,为俳优。画竹仿文湖州,书法出入苏文忠、赵承旨,诗歌清特绵婉,名满大江南北。”

“究心古学,落拓不事生产”,说明他能潜心研究学问,专心写作剧本,不必像归有光那样,一边辛苦教书,一边担忧农田里的收成。诗、书、画俱佳,专门向名家大家研习,侧面反映出其家境良好,富裕殷实。他的画仿文同(北宋著名画家,曾任湖州知州,又称文湖州),书出入苏轼、赵孟頫,无疑有大家风范。“诗歌清绮绵婉,名满大江南北”,标志着他志向高远,不落尘俗。这些并不是沈龄的全部,他最值得称道的,是“尤精乐律”,“撰歌曲教人,至今殷厚人家,扰尊相慕效。”

《安亭志》还记载,他“有春蚓遗音、练塘吟稿”。“春蚓遗音”当指曲谱,沈龄是传奇作家,也是作曲家。沈龄创作的传奇有《三元记》《娇红记》《龙泉记》《四喜记》等,这些剧目是以歌颂忠孝节行,突出“苦志孀居”“烈女不更二夫”行为的伦理教化作品,在明代这些可谓主旋律,说明他很能紧跟形势。明末著名戏曲家、戏曲评论家吕天成在《曲品》中,对沈龄的作品评价不高,只列为“具品”,说其《龙泉记》“情节正大,而局部紧,是道学先生口气”,《娇红记》则“殊未快意”。他又说“沈寿卿蔚以名流,确乎老学。语或嫌于凑插,事每近于拘迂。然吴优多肯演行,吾辈亦不厌弃。”尽管在艺术上有很多明显缺陷,沈龄的剧本仍然挺流行,这是因为他迎合了当时的主流。

沈龄与唐伯虎是好朋友,他们气味相投,一起饮酒寻欢,放荡不羁。明正德五年(1510)冬,唐伯虎居于无锡锡山成趣园,农历十一月二十四,坐船去无锡途中,邂逅文征明的父亲文林,同行者中便有嘉定沈龄、无锡吕叔通。酒阑率兴之际,唐、沈、吕三人联句,共同完成了一首七律。唐伯虎笔写下了一幅《自书诗》。在这幅作品的落款处,还特地作了说明:“正德庚午仲冬廿有四日,嘉定沈寿卿、无锡吕叔通、苏州唐寅邂逅文林舟次。酒阑率兴联句,皆无一字更定。见者应不吝口齿许其狂且愚也。”

归有光以史学家的笔法,记述了沈龄,似乎并未作褒贬。但从他在明嘉靖年间所作《送昆山县令朱侯序》中提到:“江南诸郡县,土田肥美……俗好媮靡,美衣鲜食,嫁娶葬埋,时节馈遗,饮酒宴会,竭力以饰观美。富室豪民,兼百室之产,役财骄溢”的文字,可以隐约感觉到,他是不主张像练塘渔者那样,落拓不事生产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