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康坊五幢房屋沉降,墙体开裂,居民提心吊胆
菊园新区各方合力为百姓治“心病”
本报讯 家住菊园新区嘉康坊8号楼的李阿婆至今记得,工人们把脚手架全部拆完的情景,“终于等到这一天,可以回家睡个安心觉了。”日前,菊园新区对嘉康坊五幢房屋因沉降造成的质量问题进行了修缮,困扰嘉康坊居民们多年的“心病”终于根治了。
说起菊园新区嘉康坊8号、16号、22号-24号、30号-32号、37号-39号,小区周围居民都知道这5幢房屋不大“灵光”,多年来一直在修修补补。居住在这5幢房屋的居民们每日提心吊胆,原因就是这些房子一直在沉降,导致了房屋产生墙体开裂等质量问题。小区业委会几次与开发商协调,开发商经过几次维修,但问题还是未能解决。李阿婆告诉笔者:“这房子反反复复修,2005年房子修好半年后,又出现裂缝,裂缝最大的地方可以塞进手指。有的邻居家里的裂缝从地面延伸至房顶,门窗都关不上,到了夏天昆虫还沿着裂缝爬进家里。”
2010年10月,困扰居民们多年的问题,迎来了转机,上海市检测中心与业委会签订了房屋检测合同。经过为期一年的检测,上海市检测中心出具了检测报告及相关的地基加固方案,再经专家评审后,相关部门对具体修缮方案达成了共识。菊园新区从检测内容、检测费用、修缮方案、修缮内容,到修缮资金的落实,都给予了支持。“大家安心,我们一定会帮大家解决好这件事情。”在向居民代表通报进程的会议中,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大家作出承诺。修缮方案在向居民公示后,修缮工作很快进入了实质阶段。2014年11月,大家日盼夜盼的五幢房屋地基加固和外立面及屋面裂缝的修缮工作终于顺利完成了。
修房补屋原本是件惠民好事,但没想到在对居民房屋室内裂缝进行维修这个环节上遇到了阻碍。室内裂缝维修需要入室维修,有些居民的房子损害程度较严重,必须“人走楼空”才能施工,居民们就不得不临时找地方住,于是各方矛盾浮出水面。“不是不想搬,可是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搬来搬去,伤不起啊。”仇阿婆向前来做协调工作的嘉邦居委主任汤云飞诉着难处。一边是盼着房屋修缮一新的居民,一边是年纪大不愿挪窝的老人们,面对如此僵局,嘉邦居委组织了紧急动员,动员大会上,“先听听居民们到底担心什么,需要什么”,这是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致的想法。在之后的日子里,走访商谈,发动社区党员、群众调解,成了汤云飞每天最要紧的事情,“将心比心,居民的住房是大事,每天住在里面,安全总归是最重要的。”走一遍不行两遍,走两遍不行三遍,最终,在嘉邦居委、施工方等各方共同的努力下,入户维修的户数共达到了75家。
如今,这5幢房屋已经修缮一新,楼房周围的绿化环境大大改善,那些临时搬家的居民也已经全部回归。当初一心想修好房屋,最早腾屋响应修缮方案的沈老伯翘起大拇指说:“政府帮我们做了件大好事,想方设法地为我们解了忧、除了难。”
通讯员 邵洁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