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文艺》20年后再度归来
时隔20年后,《嘉定文艺》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复刊后的《嘉定文艺》由嘉定文联主编,首期收录了嘉定本土20余名文艺创作者的作品。20年前,这份成就了很多人文学梦想的刊物,成为整整一代嘉定人的美好记忆。再度归来的《嘉定文艺》能否重现昔日的辉煌?
记者 王安琪 冉涛 王丽慧/文
①
②
③
④
1、20年后复刊的《嘉定文艺》首期。
2、1985年出版的《嘉定文艺》。
3、“新时期嘉定作家群现象”座谈会于2010年6月举办。
4、区文联组织文艺创作者到长沙学习考察。
1 孕育文艺创作者的摇篮
严格来说,这是《嘉定文艺》第二次复刊,首次复刊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当时,全国上下对文艺创作呈现出空前热情,嘉定也涌现出不少文学爱好者。那段时期,七色文学社、汇龙诗社等各类民间文艺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文艺青年利用业余时间聚在一起,抒发灵感,讨论作品,创作热情十分高涨。
《嘉定文艺》创刊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被迫停刊。1980年,时任嘉定文广局局长的赵春华牵头主持《嘉定文艺》的复刊工作,也是从那时起,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嘉定文艺》一直作为孕育本土原创文艺作品的摇篮存在着。
楼耀福是当时嘉定城里唯一的小说家,在编委会的邀请下,他挑起了小说部分的编辑工作。楼耀福曾在《新时期嘉定作家群》一书中谈到过《嘉定文艺》:“大多数来稿从严格意义上说还称不上小说,作者只是用文学语言表扬身边的好人好事。”虽然来稿众多,但他总能从中发现有潜质的作者,这其中就有后来出名的作家陆棣。
陆棣当时在嘉定钢厂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第一次收到楼耀福约见的来信,陆棣心情十分激动,当晚便前往楼耀福的住处见面。此后,陆棣便成为楼家常客,他向楼耀福诉说童年苦难和插队故事,楼耀福指导他小说创作,并向他推荐了契诃夫、茨威格等小说名家的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陆棣逐渐在上海文艺圈崭露头角,1995年,他创作的长篇纪实小说《与百万富翁同行》被改编成电视剧,颇受好评。
通过《嘉定文艺》,楼耀福结识了不少优秀青年作家。1985年,他以《嘉定文艺》的小说作者为主体,发起成立“嘉定小说沙龙”,组织大家研讨作品,成为一段佳话。
作为当时《嘉定文艺》的主要编委之一,沈云娟对那段时光记忆犹新。1980年,刚从学校调入嘉定文化馆工作的沈云娟接手《嘉定文艺》的收稿和排版工作。据她回忆,当时每期都能收到近百篇投稿,“不仅限于嘉定,全国各地的人都往我们这投。”书信是当时主要的交流方式,虽然每期刊登的文章不足50篇,但沈云娟和其他编委对所有投稿进行回复,不仅会告知稿件是否被录用,还会给作者提一些建议。沈云娟回忆,在编稿过程中,最辛苦的要数每期出版前赶往常州排版,“有时候一去就是两三天。”
与《嘉定文艺》结缘的沈云娟,也由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当时,嘉定文化馆以《嘉定文艺》为载体,定期组织小说创作培训活动,通过培训课程和自身努力,沈云娟成长为短篇小说的创作能手,多次获得市级奖项。在她的倡议下,嘉定成立民间文学社,一大批民间文学爱好者得以集聚,“故事大王”黄震良正是在这段时期快速成长,如今成为上海民间文艺中独当一面的表演创作艺术家。
在那个缺乏数码照片和后期处理工具的时代,版面设计和文中插画都要纯手工打造。1986年,美术科班出身的王漪成为《嘉定文艺》的美编,负责版式设计和插画配图。对他来说,插图最难的部分在于如何体现文章精髓。王漪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杂志的文章都是配小动物或者养眼的风景,图文基本无关,但当时要求图文必须紧密联系。”正因如此,每次拿到文稿时,他都会仔细阅读并领会文章精髓,然后创作出相得益彰的画作。5年的美编工作,为王漪日后的创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2 文字记录嘉定灵魂
20年前,《嘉定文艺》由嘉定文化馆主办。如今,不少上了岁数的嘉定人还记得她当时的模样:朴实、有点土气,但亲切,吸引人。20年后重出“江湖”,《嘉定文艺》模样大变,精美大气的装帧,大片留白的排版,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像很多复刊的杂志一样,《嘉定文艺》也招来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在网络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发言,文学的门槛已经降低,《嘉定文艺》作为一本纯文艺刊物,到底有没有复刊的必要?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区政协副主席、区文联主席、《嘉定文艺》主编王漪认为,当下,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各种硬件设施日趋完善,但彰显城市软实力的文化却日渐缺失。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嘉定的街头巷尾每天都发生着新的故事,这些故事除了通过影像、图片展示给世人之外,更需要文字来记录。王漪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字是记录嘉定灵魂最重要的载体。在“80后”嘉定作家许佳看来,通过《嘉定文艺》,读者不仅能读到优秀作品,还可以领略嘉定本地的风土人情,“这是地方期刊的魅力所在。”
“文字可以通过细节描述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王漪说,以嘉定老城为例,通过照片和影视很难全面记录和还原真实的市民生活,而文字就能做到,很多非常抽象的东西也可以用文字记述来使之丰满。在嘉定文联成立后,每年都有大量文学创作成果,这需要公众平台进行展示。“好作品放在抽屉孤芳自赏,与一堆废纸并无多大区别,而在公众平台予以展示,则能放大其价值,这是《嘉定文艺》复刊的现实需要。”王漪说。
“阅读是一种意境,应该静下心来。”王漪建议,读者可以在阅读《嘉定文艺》时写下心得体会。嘉定作家张旻认为,专业文艺创作者及其创作成果的对外影响力,始终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实力的重要指标,“就如同鲁迅之于上海和绍兴,巴金之于上海和成都,茅盾之于乌镇,莫言之于高密,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本地区文学艺术的原创性和原创力。”
“终于复刊了,老阵地又重见天日了!”拿到熟悉的《嘉定文艺》后,不少嘉定作家如此感慨道。在王漪看来,复刊将对嘉定文艺创作产生多方面影响。一方面,可以倒逼专业人士加快创作进度,“没有平台,作家的成果及心路历程无处展示,嘉定文化的集体记忆也无处记载。”另一方面,可以唤醒业余作者通过自己的视角记录城市、社会和文化变迁,“举例来讲,对于嘉定西大街,不同阅历的作家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全面阐释西大街的辉煌和记忆。”在张旻眼里,20年来,嘉定作家的原创作品,特别是中长篇作品,一直缺乏一个发表的平台,重生的《嘉定文艺》将成为大家交流展示创作成果的园地。
区文联副主席、《嘉定文艺》副主编杨祖柏认为,《嘉定文艺》复刊后,可以作为嘉定对外交流的窗口,有助于挖掘更多优秀创作人才。
3 年轻作家严重缺失
上世纪八十年代,嘉定热爱文学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在那个“铅字崇拜”的时代,当时的《嘉定文艺》无疑是这些年轻人心中一块重要的精神土壤。但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兴起,由嘉定文化馆主办的《嘉定文艺》万不得已只能停刊。
然而,人们关于文学的梦想从未消失。
彼时,大多数嘉定文学爱好者没有优渥的物质条件,他们往往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维持着自己的创作。然而即便如此,嘉定文学爱好者中仍先后涌现出十几位有影响力的作家,如楼耀福、殷慧芬、张旻、魏滨海、须兰等,他们的作品体裁涵盖小说、散文、诗歌、儿童文学、文学批评等诸多门类,在近30年的上海乃至全国文坛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被称为“新时期嘉定作家群”。
对于复刊后的《嘉定文艺》来说,还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年轻作家。翻开新出版的《嘉定文艺》可以发现,楼耀福、殷惠芬、张旻、魏滨海等作家仍是复刊后首期的主要作者。
作家是否可以被培养出来?张旻的回答是:“文学人才脱颖而出固然有赖于作者自身的努力和坚持,但也与文化氛围密不可分。急功近利肯定不行,只能慢慢来。我们力图通过《嘉定文艺》发现和培养一批青年作家。”
“80后”嘉定作家许佳认为,《嘉定文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可以为年轻作者提供发表作品的载体,同时还能通过举办笔会、论坛、讲座等活动,将有志于创作的年轻作者聚在一起,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 上海区县报优秀品牌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3796号
备案/许可证号: 沪ICP备150119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