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秦生:妇科内分泌学奠基人
袁黛英
葛秦生
葛秦生(1917—2021),女,嘉定人。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妇科内分泌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际知名临床生殖内分泌学家、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资深教授、生殖内分泌学科创始人。2021年10月24日,葛秦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4岁。
葛秦生就读的北平协和医学院(今北京协和医学院)
圣玛利亚女校的优等生
1928年,由于母亲的坚持,原本就读于上海培成中学的葛秦生,转学至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当年的圣玛利亚女校是一所女子贵族教会学校,完全按照美国式方法教育学生。学校不仅设置了中文、英语等必修课,还设有宗教活动、家政训练和音乐舞蹈表演等选修课,同时学习西方上层社会的礼仪、社交知识等。学校招生对象多为中上等家庭的女子,对英语要求非常高,教师大多是外国人,除了中文课,其他课程都用英语讲授。
转入圣玛利亚女校后,原本就读初中二年级的葛秦生,只能从初中预备班读起。学校管理很严格,但校园环境优美,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葛秦生很快适应了住校的集体生活,中学七年一直住校。
入学后的葛秦生学习很用功,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学业上。校长Miss Fullerton见她一直埋头苦读,还特地找到她谈话,说:“小女孩要多玩玩,你可以多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之后,葛秦生除必修课外还选修了风琴和钢琴等课。毕业时,由于表现优异,她还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值得一提的是,同届毕业的大部分同学只有英文、中文两个文凭,而葛秦生拿了英文、中文和钢琴3个文凭。葛秦生回忆,当时全班只有3个人拿到了钢琴文凭。中学为她打下了扎实的钢琴基础,尽管以后再怎么忙,她都会抽出些时间练琴弹琴,陶冶情操。
那时,葛秦生还喜欢生物化学课,尤其对生物化学实验特别着迷。生物化学老师Miss Cooper教化学课时,经常会启发学生们对一些化学知识和现象进行灵活思考,教的不是死知识,而是举一反三的思维方法。这对葛秦生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后来她走上医学之路,让她在严格进行医学实验的同时,又具备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葛秦生后来回忆时说:“圣玛利亚严格的管理、超前的教学理念让我受益终身,我在这里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我取得的成绩与圣玛利亚紧密相连,感谢圣玛利亚,感谢老师们。”
妇科内分泌学的奠基人
由于葛秦生的母亲曾经在教会学校学过医,受其影响,葛秦生立志要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为病人解除痛苦。
1935年,葛秦生从圣玛利亚中学毕业后,曾想报考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可惜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当年不招收女学生,她只好报考了国立上海第一医学院。1936年起,她就读于国立上海第一医学院。然而,入学第二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1939年,国立上海第一医学院要内迁重庆,葛秦生不得不辗转北上,前往北平协和医学院借读。1942年,毕业后的她在协和医院从事妇产科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
在协和医院,葛秦生跟随著名妇产科医生林巧稚的脚步,走上了妇产科学道路。整整40个春秋,她深受林巧稚医德医风的影响,养成了自我审查、自我纠正及自我提高的终身习惯。20世纪50年代,也正是在林巧稚的提议之下,葛秦生把自己的主攻方向转到了妇科内分泌疾病上。
当时,我国在这个领域上还是一片空白,实验室条件也十分困难。葛秦生却从未被困难打倒,她潜心妇科内分泌研究,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妇科内分泌学组,为推动中国妇科内分泌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妇科内分泌学的创始人、开拓者和奠基人。她在口服避孕药低剂量临床应用、性发育异常、绝经激素替代治疗以及一系列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我国女性全生命周期的重要内分泌疾病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葛秦生带领下级医师从最简单的基础体温测定开始,进行不育与月经病的诊断与治疗,从阴道涂片了解和评价妇女的激素状况,开辟了中国的妇科内分泌的发展道路。虽然这些方法在如今的专业人士看来,都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方法,但在当时却是开创性的。她就是在这样一片“荒芜”的地基上,亲手开展国内的妇产科内分泌疾病研究,一砖一瓦,年复一年,开启了一门学科的初始建设。
20世纪60年代,葛秦生参加了4种口服避孕药的临床试用研究。当时国际常用的避孕药雌激素剂量大,有很多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呕吐等,对肝脏功能也有一定影响,不适合体格小的中国妇女。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经验,葛秦生率先提出了减量试验。1967年,小剂量避孕药在中国上市。7年后,国际上才开始广泛应用小剂量避孕药。中国的低剂量避孕药就此走在了国际上的前列。
葛秦生对不育症一直很关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前,面对没有什么促排卵西药可用的局面,葛秦生学习中医学,将中药补肾理论与西医排卵联系起来,首次采用中药活血补肾法诱导排卵,解决了很多妇女的不孕不育问题,并在国内推广。
此后多年,她一直致力于系统地研究妇女自婴儿至老年的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标准、鉴别诊断的特征与治疗方法。从1985年起,葛秦生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不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参加和开展不育的流行病调查与诊治;1988年,受聘并担任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1993年,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协作中心主任。十多年中,她多次应邀出访、工作和讲学。
2002年,她还开展了更年期与老年妇女症候群与疾病的研究,引进激素替代法指导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带头开展了“雌激素对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防治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发现长期低剂量激素补充治疗组疗法可以防止海马体的萎缩,对保护大脑功能、防治和延缓阿兹海默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她在国内发表论文100余篇,先后荣获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卫生部科技乙级成果奖、性发育异常临床与基础研究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科技成果三等奖等奖项。她还于1991年荣获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发展生殖系统医学国际银盘奖;于1998年获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二十世纪名人奖;于1999年获美国名人传记学院世界终身成就奖,在国际医学舞台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家庭生活中的贤妻良母
1949年,葛秦生与曾宪九步入婚姻殿堂。他俩相依相伴走过了44个春秋。
曾宪九于解放后不久担任了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主任,后又任中华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总编辑等工作。葛秦生为了让丈夫心无旁骛地工作,包揽了家里的一切事务,包括照顾老人和孩子。纵观葛秦生的事业发展轨迹,她在妇科内分泌学诊治研究领域上的爆发性成就,是在曾宪九去世、儿子曾泓出国之后取得的,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她之前为这个家庭的全力付出。
葛秦生不仅是好妻子好妈妈,更是好长辈。曾宪九大哥曾宪五去世后,大嫂罗婉蓉从重庆调至上海金城银行工作。1947年,曾宪五的女儿曾庆霄与母亲暂别,从重庆来北京投奔叔叔曾宪九。在这里她受到了“葛娘娘”(武汉人对婶母的称呼)无微不至的照顾。在葛秦生的奔走联系下,曾庆霄很快入学北京贝满女子中学。曾庆霄来的时候是夏天,没带多少衣服,天气渐渐变凉,葛秦生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旗袍到皮鞋,为其一一添置齐全。心灵手巧的葛秦生还为曾庆霄设计旗袍,既不开叉,下摆又宽,以便侄女能穿着骑车上学。当时物资紧张,但葛秦生总把一些罐头、牛奶等稀罕食品留给曾庆霄。
一次,曾庆霄患了急性阑尾炎,为了不影响叔叔婶婶的工作,她想自己找个小医院做手术。葛秦生知道后马上批评她,并安排她到自己工作的医院进行手术。谁知,手术时才发现,曾庆霄的阑尾异常粗大,马上要穿孔了,幸亏手术及时。叔叔婶婶的呵护,让过早失去父亲、母亲又不在身边的曾庆霄,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葛秦生的爱和关怀让曾庆霄终生难忘,两人建立了母女一样的感情。
同事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博士生导师,葛秦生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有着长远的、全面的计划和目标。她除了带教30余名博士、硕士生外,还培养了一大批目前在国内妇科内分泌领域的顶尖人才和骨干,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妇科内分泌学的发展,并使之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与接轨。
葛秦生对自己带教的医生和学生始终保持着全面且深刻的了解,并按照每个人的特点与优势,安排到世界一流大学或实验室深造。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她要求自己带出去参加国际会议的同事或学生,都要在大会上发言或有展板论文展示,不能到国外转一圈就回来了。她对下属医生和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并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条件,让他们与国外专家接触、交流,并建立深厚友谊与紧密联系,互相切磋、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医学水平。她的学生说:“老太太严于律己,对自己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不但在国内要做得最好、争第一,在国际上也要争取做得最好。这是我们都很‘怕’老太太的原因。”
她还亲自筹办并主编多家生殖医学杂志,组织开展全国性、国际性的讲座和讲习班,为全国各地的同专业医生提供业务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提高业务能力。
葛秦生十分注重年轻医生良好职业素养与人格精神的培养与塑造。她曾在《医学成才之路》一文中对年轻医生们谆谆教诲:“不论选择哪一种专业,首先必须对那个专业有浓厚的兴趣,热爱这项专业。要以清醒的头脑牢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医德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在金钱的引诱下要经得起考验。要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和名誉为重,能为之贡献自己的一生。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有为国为民奉献的精神。”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言传身教,以高尚的医德和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她一生勤奋、刻苦、认真、执着,热爱医学事业,始终为患者着想。她的听诊器从不离身,随时准备为人看病。
年逾七旬,她虽退居二线,但还是坚持每天上班、每周出诊,宽大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中外文献和手稿。85岁高龄时,她仍做到每天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不仅如此,不管平时社会活动再多再忙,她每次外出回来,头一件事就是先到病房看病人,从不耽误看病会诊时间。她说:“我的头衔再多,但我首先是名医生。”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葛秦生一生最好的写照。她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她济世救人的大医情怀和崇高风范将永驻人间。今年是葛医生逝世一周年,谨以此文向她表达最诚挚的敬意和怀念。
1944年,在北平中和医院工作的协和妇产科同仁合影(前排右三为葛秦生)。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3796号
备案/许可证号: 沪ICP备150119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