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汇龙潭
2024年06月05日
九江:一座等风来的城市
阅读量:10495
本文字数:664
严震华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让我在路过九江时,决定去看一看。初入九江,但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与其他城市并无二致。
预订的酒店在九江经济开发区的欧洲风情街上。进入开发区,路宽车少,远远看见欧洲风情街灯火璀璨。走近一看,高桥、雕塑、风车、河道,俨然置身于小威尼斯,但细看又不免惊讶,除建筑外立面的灯光外,窗户几乎黑洞洞的。我们又去了同样亮堂的67艺术街区,还是没有游人。
第二天起床再看卸了妆的欧洲风情街和67艺术街区,感觉还蛮新的。之后又路过八里湖公园,看到好多游玩设施空置着。设施完善,人却很少,这是巢筑好了,凤凰还没来?然而,到了庐山却见到了一车车的游人,导游却说:“现在人不算多,暑期才是庐山的旅游高峰。”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庐山的店家很好客:“下雨呢,进来坐坐再走,不买没关系的。”一路上,不断有店家招呼我们进店坐坐、喝喝茶。店内也会放很多板凳、竹椅以便游客坐下歇息。我还见到有几个老人坐在店里,手里拿着自带的茶杯,店家也很热情,不管他们是否消费。
细雨中的庐山云雾缭绕,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仅有峰、有雾、有瀑布,还有历代文人的诗文。这些文化瑰宝藏在苍山秀壑中,仅秀峰摩岩石(碑)刻就有144帧。历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字体各异,篆、隶、楷、行、草皆具。隔着时空,仿佛能听到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听到孟浩然的“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突然想到一句歌词:“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我不禁感叹,如今我所看到的风景,或许已不似古代文人墨客看到的那般,但因为他们曾来过,庐山的美景才润育在了人文中,成就其为名山。
◎ 《嘉定报》嘉定报社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3796号
备案/许可证号: 沪ICP备150119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