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一家豆腐坊
赵春华
检点岁月,拾掇遗珠,故乡的一家豆腐坊,迷离中渐现轮廓。
就在我家东面五六米处,一架四四方方的、约有三四十平方米的茅草屋,石条柱头,毛竹桁条,简易得很。里面有缸缸甏甏、石磨之类的做豆腐的工具。这也是我村上唯一一爿豆腐作坊。坊主姓赵,住得离作坊不远。每当要做豆腐了,夫妻俩便走进茅草棚作业。
那时我还很小,在我看来,豆腐作坊很神秘,平时不敢进去看。只记得黄昏时分,茅草屋便亮了昏暗的灯,发出磨豆子的声音,还有氤氤氲氲的水汽,以及在朦胧灯火里忙碌的身影,和弥漫在空气中的豆腥味。可能是坊主不喜欢闲人妨碍其操作,也可能是不想让别人知道做豆腐的秘诀,故给我的感觉——闲人一律免进!
曾经远远地看见过作坊里拉着长长的绳子,上面挂着一张张豆腐衣,那是豆浆上凝结起的一层薄薄的东西,后来知道这就是腐竹。
传说豆腐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炼丹时无意中发明的,他用石膏或盐卤作凝固剂,使豆浆凝固成豆腐。1960年,在河南密县东汉墓发现的石刻壁画中有做豆腐的图像,支持了豆腐起源于汉代的说法。2014年,豆腐的制作技艺入选了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当然,我家旁的这家豆腐坊当年只是夫妻俩谋生的活计,他们做的豆腐除卖给附近村里人家食用外,好像未曾批发售卖过,所以家底也不见得十分殷实。
作坊女主人长得十分娇小,活至百岁出头才作古,不知与她早年做豆腐、多吃豆腐是否有关?据说豆腐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微量元素,可降低血脂、抗氧化等。
我很喜欢吃豆腐,一是营养好,二是口味美,三是烧起来方便。最主要的原因是很早以前,我曾在山区一个军工厂子校当过3年中学老师。有一次,我带一个班去老革命根据地采写革命斗争史,要自己开火做饭,深入当地采访两个星期时间,之后写出了《幽居革命斗争史》。当时,乡下生活艰苦,没什么吃的,偶尔吃上口豆腐,像吃了肉一样开心。从那以后,我就对豆腐情有独钟。后来,吃过多种豆腐,什么麻婆豆腐,蟹黄豆腐,油炸臭豆腐等等,都觉得味道很好。
大概在20世纪70年代,豆腐坊原址上造起了几间低矮的平房,村上唯一的一家豆腐坊就此销声匿迹了。又过了几年,平房翻造成楼房了……于是,那昏暗的灯光,氤氲的水汽,磨豆腐的声音,只能留存在记忆里了。
在江西明月山畔有一家豆腐店,豆腐做得如凝脂似冻玉。服务员工作服背面还大方地写着:“请吃我豆腐!”令不少顾客捧腹。不过,我还是不太明白,瞿秋白离世前写了《多余的话》,文章最后的那句:“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3796号
备案/许可证号: 沪ICP备150119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