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2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广角
2025年02月12日

传承苏绣技艺,丰富居民文化,嘉定苏绣非遗实践基地——

一针一线绣出文明锦绣图

阅读量:1045 本文字数:1069

在马陆镇众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一座小型苏绣博物馆——嘉定苏绣非遗实践基地。该基地由嘉定区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碧娴(匠名绣娘阿紫)主理,推动着传统非遗技艺焕发出勃勃生机。

 

非遗绣出美好生活

 

走进嘉定苏绣非遗实践基地,淡雅的艺术氛围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市民学习、体验、传承苏绣技艺的温馨家园。

“从外面出来,然后进针,注意控制针脚长度,大约在5毫米……”在近日的一堂苏绣体验课上,阿紫向社区居民讲述着苏绣的文化内涵和绣法技艺。现场有不少亲子家庭,大家手拿小小银针,从穿针、走针到收线,逐渐掌握刺绣的基本功。

众芳社区居民徐慧带着儿子一起学习苏绣,边交流边探索。徐慧告诉记者,儿子正好放寒假,她特意报名参加体验活动,“我没想到他对苏绣这么感兴趣,绣得也还不错,比我想象中有耐心多了。”

8岁的郑嘉洋小朋友则兴奋地展示着她刚绣完的小恐龙作品,“我觉得苏绣很有趣,以前跟外婆做过一些,但今天是我第一次独立完成一件作品。虽然有点难度,但绣出来的效果我很满意。”

据悉,嘉定苏绣非遗实践基地自2021年11月落成以来,每年举办200余场苏绣体验活动,覆盖少儿、白领、老年人等各年龄段人群。从非遗进社区到非遗扎根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非遗项目的魅力和传承人的坚守,不仅让非遗传承好、“走”出去,还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实现非遗与日常生活的“无缝对接”。

此外,阿紫还积极走进校园、商圈,开展选修课、体验课和市集活动,“希望有更多人了解苏绣、爱上苏绣,让这项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苏绣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文明实践的载体。一针一线间,坚守的是历史技艺;一图一景中,弘扬的是传统文化。身为“苏绣世家”的第四代传人,阿紫与苏绣结缘已有二十余年。她的苏绣传承培训班历时7年,已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学课程,从缫丝、染布、描绘花样、拓样,到单面绣、双面绣、动物绣、正则绣,已有33名绣娘熟练掌握苏绣技艺。

目前,众芳社区和嘉定苏绣非遗实践基地正着力推出“绣美嘉定”系列课程,包括体验课、短期课和长期课等,针对青少年、全职妈妈、残疾人等不同群体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该课程旨在提供系统完整的苏绣教学,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让零基础的学员学习成为一名独立的绣娘,制作的文创产品通过基地进行销售,形成文化产业链,让嘉定苏绣遍地开花。

“我们将在闵行区新开一家苏绣用品文创店,绣娘和店员都是由基地培养的失业女性和全职妈妈。很高兴能帮她们再就业,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共同传承发扬文化遗产,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不竭动力。”阿紫说。

 

撰稿 杨育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