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深度
2025年03月19日

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交流环境与展示平台,艺河湾艺术区——

构建人文艺术社群新地标

阅读量:1033 本文字数:2613

白天在光影交错的工作室里挥洒创意,晚上和邻居举杯烧烤畅谈艺术……在嘉定区曹安公路旁,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艺河湾艺术区正悄然崛起。园区通过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交流环境与展示平台等,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并朝着“北有‘798’,南有艺河湾”的目标稳步迈进。

 

杨育杰 文/摄

 

艺河湾艺术区由石材产业园改造而来,改造过程中在保留工业骨架的同时,增加绿植覆盖、墙面涂鸦、大型雕塑等艺术元素,并增设社区咖啡厅、健身房等生活服务设施。

 

在嘉定区曹安公路旁,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艺河湾艺术区正悄然崛起,园区通过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交流环境与展示平台等,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艺河湾艺术区内的艺术家工作室设施完善,不仅有创作空间,还有独立卧室,可满足日常生活。图为赵兵工作室。

 

 “艺术不必向现实妥协”

 

偌大的园区里,不仅有作为学术研究和展示的泰美术馆,也有提供交流和交易的泰艺术中心,更有40余间150至300平方米的艺术家工作室及多家设计与影视媒体工作室。自2019年运营以来,这里已聚集近50位绘画、摄影、装置、雕塑等领域的艺术家及机构,他们选择这里的原因是什么?

“这里像光,充满生长的可能。”首批入驻的“85后”艺术家赵兵如此比喻艺河湾艺术区。抬头望去,赵兵工作室的墙壁上挂满作品。从抽象的色块碰撞到细腻的风景描绘,再到静物的精致刻画,他的创作以光为媒介,通过光的多样性表达情感碰撞与生活感受。

“我选择艺河湾,是因为这里有对未来艺术区的规划和展望,和我做艺术的成长路径是一样的。”赵兵表示,工作室设施很完善,不仅有创作空间,还有独立卧室,可满足日常生活。园区内还有咖啡厅、健身房、羽毛球场和篮球场可以使用,“工作和生活都在这里,就像一个温暖的家。”

不远处,艺术家翟轩弘的工作室堪称“光影实验室”——一件巨大的风景绘画装置作品格外醒目,画中枝杈藤蔓的纹理与颜料层叠交错,通过光源的穿透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翟轩弘坦言,选择艺河湾艺术区源于“奢侈”的空间保障——2019年,他的工作室面积为150平方米,随着作品规模和数量的逐渐增多,工作室扩展至300平方米,这让他能更加专注探索绘画装置的融合创作。“之前我在其他地方也待过,但并不稳定,有时需要搬家。在这里,艺术不必向现实妥协。”他的感慨,道出许多艺术家的心声。

目前,通过申请或受邀入驻艺河湾艺术区的艺术家中,既有资深的“50后”“60后”,如蔡广斌、黄建成、乐坚、浦捷、萧长正、汪一舟、伊灵、杨起、余丁、周长江、张方白等,也有占比更多的“80后”“90后”年轻一代。不少年轻艺术家表示,对于尚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他们来说,能在上海拥有一方稳定的创作天地,实属难得。

 

让艺术与产业相融共生

 

艺河湾艺术区背后的推动者,是以石材为主业的东华环球集团。2019年,东华环球集团开始积极寻求转型与升级的途径,决定把石材产业园的一部分改造成艺术园区,开拓艺术产业,孵化新锐艺术家。

如何理解艺术家个性化需求,构建独特的艺术氛围?这是石材产业园改造初期面临的挑战。

为此,园区在保留工业骨架的同时,增加绿植覆盖、墙面涂鸦、大型雕塑等艺术元素,并增设社区咖啡厅、健身房等生活服务设施。“上海需要一个大空间,让散落的艺术家如同‘星星’聚成星河。”艺河湾艺术区艺术总监尹希文表示,嘉定位于上海西北部,是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希望艺河湾艺术区可以带动长三角的艺术经济,成为连接创意与产业的枢纽。

与北京798、上海M50等“先艺术后商业”的老牌艺术区不同,艺河湾艺术区以“产业助力艺术,艺术反哺产业”作为核心模式,艺术不必担心被其他商业取代。园区不仅为艺术家工作室免租金,仅收取少量物业费,更通过资源置换、孵化支持,厚植艺术家的成长沃土,让艺术与产业相融共生。

艺河湾艺术区的吸引力远不止物理空间。“我们经常会举办社区性活动,除了艺术展览、论坛、各种公教活动外,我们每年开春也会组织生活化的烧烤派对,鼓励园区的艺术家和邻居们多多交流。”尹希文说,园区的泰艺术中心展厅主要服务于入驻艺术家,这里会有他们长期的群展。

为扶持青年艺术家,艺河湾艺术区每年都会举办多期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交流环境与展示平台,最终以展览和活动的形式呈现创作成果,并展开对话交流。

除艺术家外,艺河湾艺术区还与多所高校联动,包括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研究实习基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表现”艺术研究中心、上海美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上海工艺美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和文创孵化基地等,策划了艺术展览、学术论坛、美育公教、工作室开放日等系列活动。可以说,艺河湾艺术区已成为嘉定最大的艺术家创作聚集地之一。

 

构筑人人可享的艺术乐园

 

艺河湾艺术区的展览是否仅聚焦于入驻艺术家?答案远非如此。这里从不“圈地自萌”,而是以艺术为纽带,聚合各方力量,共同构筑一个无边界的艺术综合体。

近年来,泰艺术中心持续举办重要学术展览,如2020年主办的“中国表现——第一回展”、2021年的“中国表现当代青年展”、2023年的“中国表现2023”等重要大型展览,聚集了海内外多位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如范迪安、许江、苏新平、隋建国、孟禄丁、贝阿特·海芬夏特、丹尼尔·里希特、张晓凌、余丁、彭锋等百余人,展现中国“新生代”艺术家与“跨时代”艺术家碰撞出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现场。

面向未来,艺河湾艺术区规划2030年建成20万平方米的艺术园区,包括商业画廊、拍卖公司、艺术金融公司、各类艺术机构等,将成为立足长三角、辐射中国的艺术新地标,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型艺术生态社区和人文艺术社群新地标。

其中,占地约8000平方米的泰美术馆,已于2024年底试运营。今年开馆后,计划每年策划2到3个多样性的艺术展览,并陆续推出公共教育项目,如艺术讲座、工作坊、导览服务等。同时,美术馆还将与周边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策划艺术活动,让艺术融入社区生活。

艺术品典藏仓库则更多地面向藏家和艺术机构。除了恒温恒湿和专人管理等必备的硬性服务外,仓库还将根据藏家的需求,提供艺术品展示、运输等增值服务。艺河湾艺术区艺术总监尹希文表示:“我们希望艺术品仓库不仅仅是仓库,更是藏家们交流和交易的平台。”

不仅如此,泰艺术·湖畔画廊也将亮相远香湖畔,用于举办各类艺术展和艺术活动。

在尹希文看来,艺河湾艺术区将来会是一个人人可享的艺术乐园,一个拥有多样化的艺术展览空间、创意工作室、艺术交流和交易平台、休闲娱乐和亲子艺术类互动场所等板块的综合性艺术园区,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乐趣。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